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出自性情,发自胸臆,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

“江上流莺独坐听”,层层递进,“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

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想诸弟”,直抒胸臆,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以景结情,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

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

《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

中唐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从肃宗广德二年(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

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空费俸禄自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沈德潜评论说:“是不负心语。”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其享年约在五十五六。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诗风恬淡高远,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有“五言长城”之称。。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人间词话: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