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碎片:一读李斯的千古雄文《谏逐客书》

历史上精彩的文章有很多,如果说哪些文章在今后的日子里依然会被人们记得,笔者想李斯的《谏逐客书》一定会是其中的一篇,这篇千古雄文,言辞磅礴、论据详实、句式优美,实在是难得千古佳作,非常值得一读。本文中引用的原文可能较多,请读者见谅。

李斯,楚国人,师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之术。学成后觉得楚王难成大业,转而入秦,入秦后,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经吕不韦推荐,见到了秦始皇,秦王拜李斯为长史,李斯由此开始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秦国“逐客”的事情,源于战国时期的韩国人,郑国。郑国到秦国修了一条水渠,名叫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耗时十年,此举后被认为是别有用心,是“疲秦”之举,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

此事被认定之后,秦国宗室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这些外来的人,基本上都没安什么好心,动机都不纯,干脆全部都赶走算了,秦王采纳,于是颁布逐客令,非秦人士,不管你是做生意的、来求学的,甚至来旅游的都一律离境,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财富的碎片:一读李斯的千古雄文《谏逐客书》


李斯很郁闷,李斯很生气,这种驱逐外来人士,自毁长城的做法,实在是太过目光短浅了,一篇千古雄文《谏逐客书》就此而出。 此文观点鲜明,论据详实,语言精彩,实在是精彩!可谓是千古不朽之名篇。我们要多抄一点原文了。

李斯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我听说大臣们建议准备要驱逐外来人口了,我认为这太过分了!说远点,想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你祖爷爷)求贤若渴,从西边的西戎请来由余,从东边的楚国苑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请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友。这五大名臣都不是秦国人啊!而秦穆公重用他们,才由此吞并了二十国,称霸于这偏远的西戎地带,这事你不能忘记吧。


财富的碎片:一读李斯的千古雄文《谏逐客书》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昭王得范睢,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节选)

——说近点,秦孝公(你太爷爷)用商鞅变法,国富民强,干掉楚、魏,扩地千里!而后秦惠王用张仪的谋略夺取三川,吞巴蜀,北收上郡。南得汉中,分散削弱六国,当时建立的功效一直持续到今天。再而后秦昭王得范睢,内外并举,蚕食诸侯,才使秦成就帝业。

秦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你这四位爷爷都是用的外来人才啊,这些外来人才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啊,由此观之,外来人才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啊!如果当年四位君主不用这些人,哪里来的今天秦国之强盛啊!

“今陛下致昆山之王,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节选)

——再来说说说你玩的东西吧,您手里玩的昆山的美玉,身上带的随侯之珠、腰里挎着的太阿剑,骑着的千里宝马,还有那些古玩啊,美玉啊,这些宝贝你不是都非常喜欢吗,你说说看哪一样是秦国生产的呢?如果,您非要秦国原产的东西,那么良马也没了,江南的金锡也没了,画画的丹青颜料也没了,您后宫的美女也没了。你不是爱听音乐吗,象《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美妙的乐曲,你不是很喜欢听吗,那都是其他国家的音乐啊!秦国本地的音乐都是敲打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叫喊的类型啊,你很喜欢天天听吗?


财富的碎片:一读李斯的千古雄文《谏逐客书》


今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节选)

——而现在您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赶走,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这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够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我听说,泰山不拒绝微尘细土,才能成其巍峨,江海不拒绝溪流,才能成其深远,王者不拒绝各路贤达,才能成为明主。现在您驱逐外来人才,把人才都赶到别的国家去,就相当于在给秦国树敌,长此以往,秦国内部实力越来越弱,外面的怨恨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强大,

如此下去,你还想保证秦国的太平无忧吗?

“不可得也。”——做梦去吧!

《谏逐客书》上,逐客令,废。

李斯,官复原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