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威廉二世为何被称为“一箭穿心的国王”?

作为英格兰诺曼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威廉二世的脸颊是红褐色的,因此又被称为“红脸汉”,除了这个称号,他还被称为“一箭穿心的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威廉二世是征服者威廉一世的第三子,实际上王位是轮不到他继承的。其他三子分别是:长子罗伯特•柯索斯,次子理查德,四子亨利一世。

英王威廉二世为何被称为“一箭穿心的国王”?


原来当年征服者威廉弥留之际,作为长子的罗伯特却跑到法王菲利普的宫廷做客。要知道,这个菲利普是老威廉的敌人。长子和敌人搞到一起,作为老爹的征服者威廉的老脸往哪儿搁?很多人猜想他会与罗伯特断绝父子关系,但是这却要违背诺曼人把祖产留给长子的祖训。

最后,老威廉只是将诺曼底公爵的位置传给罗伯特,而将新领土英格兰传给自始至终坚定的站在自己一边的三子威廉。于是,诺曼王朝第一次分裂。

当时许多诺曼贵族在英吉利海峡两岸都有地产,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征服者威廉的同母异父弟弟欧都。他曾抱怨:我们怎么能对两个敌对并遥远的主子效忠呢?如果我们对罗伯特公爵好,就得罪他弟弟威廉,我们在英格兰的收入和荣誉就要面临剥夺;如果我们服从英格兰国王威廉,我们在诺曼底的产业也会被罗伯特公爵剥夺。

于是,肯特公爵欧都鼓动一批贵族于1088年拥立罗伯特,但是罗伯特本人却很冷静,并没有因此而主动进攻英格兰。威廉二世立即行动粉碎此次叛乱,并于1090年进攻诺曼底,消灭了罗伯特的抵抗力量,强迫他放弃一些领地。不过,最后两人还是达成了一致协议:威廉同意协助罗伯特恢复在法国失地;而威廉二世用英格兰的钱进行购买。

罗伯特不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公爵,诺曼底公国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

英王威廉二世为何被称为“一箭穿心的国王”?


1096年,原本就经济困难的罗伯特公爵,还参加了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派兵出征得有军费,于是,罗伯特以10000马克的价格把诺曼底抵押给威廉。很快,威廉二世成为诺曼底的摄政王,重新成为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主人。

当时兄弟俩还约定:不管谁先死,后者都有权继承对方的领土。

当然,这个约定对威廉二世非常有利。首先前往参加圣战的罗伯特公爵极有可能死于战争;其次,即使他侥幸活着回来,也要拿钱赎回诺曼底,如果没钱,诺曼底还是威廉二世的。

可是,事情往往不遂人愿。

1100年8月的一个黄昏,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是皇家狩猎苑,处于英国南部。随从人员除了侍卫外,还有威廉二世之弟亨利。

他们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威廉二世和亲信顾问蒂雷尔为一组,狩猎鹿。

当威廉二世看见一只赤鹿从跟前跑过后,立即射一箭,赤鹿被射中了,但没有立刻死亡。此时,威廉二世不知为何一直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只见他用手挡着夕阳的光线,想看清那只赤鹿的行走轨迹。

就在此时,蒂雷尔也射了一箭,却没有射到那只鹿,而射中了国王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向前面倒下了,而当他摔到地上时,那支箭更深地插进了他的胸膛,顿时死了。

这可把蒂雷尔吓坏了,他赶忙逃亡法国。

亨利与其他的人获知此威廉二世中箭后,随即骑马赶往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将城中的财宝悉数抢到手后,就立即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离威廉二世死去仅三天,当那帮随从离开狩猎场时,威廉二世继续暴尸荒野,没人愿意为他收尸。

英王威廉二世为何被称为“一箭穿心的国王”?


但是威廉二世的死,至今还是疑点重重。亨利企图篡夺英国王位的野心谁都看得出,他只须对付一个兄长就够了。威廉二世去世,罗伯特又远在诺曼底,亨利篡夺他原本就无望的王位。其中,一个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亨利从来没有想以弑君之罪逮捕蒂雷尔,甚至都没没收他的土地。

问题是,以亨利的为人以及能力,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惊天篡位的阴谋呢?至今仍没找到证据,但是不管怎样,亨利的嫌疑是最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