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

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文宗。

826年,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拥立李昂为帝。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

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831年,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李昂中计,宋申锡被贬死。

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

李昂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李昂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835年,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失败。

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约五百人登殿奋击,宦官死伤数十人。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叱责李训,宦官也已将李训打倒在地上,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将门关闭,朝臣一时惊散。李训见事不济,出宫单骑走入终南山佛寺中。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宦官挟持李昂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六七百人。接着关闭宫城各门搜捕,又杀千余人。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

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他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伏地流涕。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在位时期,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忘倦。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常请学士讨论经义,较量古今。并喜欢与宰相讨论诗的工、拙,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李昂本人也擅长作诗,尤其喜作五言诗。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苏先生读史 |唐文宗李昂:性恭俭儒雅,以挽奢侈之风,不能除宦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