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内有权宦把持,外有群臣纷争,对于喜欢读《贞观政要》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唐文宗李昂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局面。

呆在宫里会被几个老太监包围,在朝廷上身边又竟是大臣们没完没了的争吵,许多大臣还会震慑于宦官的权威,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敢仗义行事,对天子欺瞒、对权宦谄媚。

大和二年(828年),文宗又举行了一次选拔人才的制举考试,有昌平举人刘蕡(fēn)大胆直言,说“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然后指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宦官当权,目前国家的首要任务一定是先彻底清理宦官问题。

刘蕡的奏疏流出,在士人之间反响极大引起各方共鸣,主考官也为有这么一篇痛快淋漓的檄文而感到振奋,但是最后还是顶不住宦官们的压力,在出成绩的时候,刘蕡落榜,天子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和这样一篇文章。

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榜单一出,群情哗然,裴休、李郃、杜牧等二十二名中榜的举人纷纷请辞,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刘蕡不上榜我们反倒上榜,我们脸皮还没那么厚。

宦官们也发怒了,质问刘蕡的老师杨嗣复“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怎么会让这个疯疯癫癫的人混进考场的。杨嗣复胆小,赶紧解释说“嗣复昔与蕡及第时,犹未风耳”,以前这个人还挺正常没有疯,不关我的事情。大臣畏惧宦官如此,文宗根本奈何不得。

面对如此局面,文宗还是在做自己的努力,首要的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大臣委以重任,让这位大臣在外廷勇于牵头,争取舆论造成声势,然后自己再里应外合方能成功。

文宗的目标最初是放在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宋申锡身上,因为翰林学士的身份,宋申锡可以以给皇帝上课的机会经常接触到天子,再经过几番考察之后,文宗感觉到宋申锡这个人很老实也不参与党争对皇帝忠心耿耿,就把自己试图铲除宦官的意图告知了宋申锡,希望他能到外廷去组织力量配合。

大和四年(830年)宋申锡按照计划担任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开始了和天子秘密约定的工作。

宋申锡人品很好声誉极佳是个老实人,但既然是个老实人就肯定不是个阴谋家,让一个不是阴谋家的人去组织阴谋活动,基本上就是自取灭亡。老宋一出手就酿成大祸。担任上宰相以后,宋申锡联络上了吏部侍郎王璠,把文宗的意图透漏给了王璠,要王璠私底下配合,并许诺将提拔王璠为京兆尹。

单纯的老实人常常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老实,这个王璠就极为不老实,听到这个计划先是吓了一跳,表面上先答应下来,但是转身就去找到大太监枢密使王守澄的心腹郑注告密,郑注再转告王守澄。

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大和五年,王守澄率先发难,找了一个手下诬告宰相宋申锡勾结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杜秋娘养大的那位),图谋不轨,请天子诛宋申锡和漳王。文宗大吃一惊,因为按照规矩宋申锡当上宰相以后就得辞去翰林学士的职务,不当翰林学士老宋就不能常常进宫和皇帝当面密谋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难道这段时间老宋叛变了?

毕竟是牵涉到敏感的篡位问题,文宗也不得不疑神疑鬼,要求交给宰相们讨论。当接到命令的宰相们赶到皇宫大门的时候,门卫通知路隋、李宗闵、牛僧孺几位宰相进去,对宋申锡却说天子的名单里没有你,你就不要进去了。

宋申锡明白了,这事一定和自己有关,懊悔地拿着笏板敲打脑袋,倒不仅仅是害怕自己将大难临头,而是深深自责自己辜负了天子的一片信任,啥都没干成就全盘暴露。

在牛僧孺等人的积极营救之下,宋申锡只是被贬官去到边远地区当司马,案子才最终了结。但是,这一次行动的失败,让文宗对宦官的态度完全暴露,从此之后宦官看得更紧,文宗几乎已经失去了任何和外界沟通的正常渠道。

虽然受此一挫折,但文宗内心里铲除宦官的欲望并没有消失,只是真的找不到任何机会,事情的转机终于在文宗一场大病以后出现了。

大和八年(834年)九月,唐文宗中风不能讲话,这个中风已经成了他们李家的家族遗传病,好在这次大太监王守澄给文宗介绍了一位奇人神医、也是王守澄的头号心腹郑注来给文宗看病。

果然药到病除没几个月文宗就恢复了健康又能开口说话。这里就不得不讲一讲这位郑注。郑注本来不姓郑,姓鱼,河东绛州翼城(今山西翼城县)人,容貌丑陋为人鬼谲,还是个近视眼看不见远处的东西。

但是郑注不但医术高明常常起死回生,而且这个人有天才一般的演讲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人给侃晕了,水平高出很多现在搞传销洗脑那套。在襄阳行医的时候,由于给大将军李愬看病,郑注得以巴结上了李愬,后来随着李愬调去徐州。

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有了李愬将军作后台,郑注在徐州就骄横跋扈经常做些违法之事,当时担任徐州监军的正是后来的大太监王守澄,王守澄对李愬说你收留的那个江湖骗子郑注太不像话了,群众们对他意见很大,你要严加管束要么干脆杀了算了。

李愬告诉王守澄,杀不得,这是个奇人非常神奇的一个人,要不我介绍你认识一下,你一接触就知道了,王守澄很不以为然。

在李愬的中间撮合之下,一天晚上郑注主动去拜访王守澄,刚进屋的时候王守澄还是一脸不屑正眼都不看一下,但是经过一晚上交谈,等王守澄送郑注出门的时候,简直是亲热得无以复加,其场景类似于我们今天好多高官要员和大师王林勾肩搭背的场景。王守澄还专门跑去告诉李愬说,奇人,果真是个奇人。

从此,郑注就成为了王守澄的心腹,并且随着王守澄回京担任枢密使,郑注也跟着一起到了长安宫里。起初,很多其他太监也劝王守澄说这个人在长安为非作歹影响恶劣,一定要清除掉,如今的王守澄变成了以前的李愬,告诉大家说你们没接触过,接触接触你们就知道了。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其他几位大太监认为王守澄已经走火入魔,不如不经过他同意先把郑注骗来杀掉算了。结果骗是骗来了,但在酒席上郑注从容演讲,瞬间几个大太监也都成了郑注的铁杆粉丝。很自然,在给文宗治好中风以后,文宗也再也离不开这位大师郑注了。

自从勾搭上当朝第一号宦官王守澄以后,郑注也就成为了长安炙手可热的权力掮客,凡是想升官发财的,找郑注比找王守澄还管用。

大和八年给文宗治好病,郑注更是成为了通天人物,很快位居善和里的郑府就成为了长安最知名的豪宅,无人能比。早在前一年,前宰相、现东都留守李逢吉,就交给侄子李仲言百万珠宝金帛,让他去长安走动走动郑注,希望通过郑注和王守澄的帮助,自己能再回到长安去当宰相。

讲到这位侄子李仲言,又是一位奇人,后来李仲言改名李训,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叫他李训好了。和郑注出身低微形象丑陋不同,李训官宦世家而且身形魁梧仪表堂堂,和郑注一样的是这位李训也是个能说会道口吐莲花之辈,但和其他书香门第的官二代不同,李训不喜欢走正常的仕途道路,而是指望能一步升天,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获取大位,成就一番不寻常的事业。

以前李训就是叔叔李逢吉身边的高级参谋,给叔叔参与党争打击对手出过不少主意,后来因为参与到一起刑事案件被流放去了南方荒蛮之地,后遇大赦才又回到叔叔身边。

拿了李逢吉的巨额钱财,李训就跑到京城找郑注,很快两人打得火热成了铁哥们,也是在王守澄的引荐之下,李训进到宫里成了国子监《周易》博士、翰林院侍讲学士,专门给文宗讲解《周易》。李训的口才是非常了得的,讲的又是《周易》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不用多久文宗在精神上就完全被李训所俘虏。

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和宋申锡那样的忠厚老实人不同,如今天子身边的这两个新宠都是极为精明之人,同时也是极没有操守之人,很快郑注和李训就发现了皇帝对于宦官的厌恶和欲除之而后快的急迫。

显然如果能帮助文宗铲除掉宦官,那么届时的大富贵将是唾手可得之事,因此不用多久郑注和李训就出卖了将他们引入宫中的大太监王守澄,向文宗表示一定帮助他做好这件头等大事,同时夸下海口,许诺先除宦官、次复河湟、再复河北,就是消灭掉宦官以后就出兵河湟地区驱除吐蕃,然后讨伐河北藩镇,天下一统,你唐文宗就是当代的秦皇汉武了。

这一番宏伟的复兴大计,简直就是给文宗打的一针鸡血,让人浑身燥热欲罢不能。

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升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同年九月再升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当朝宰相。因为郑注和李训都是太监引荐给皇帝的,所以文宗和这两位的密切接触,王守澄们倒也并没有太在意,以为这二位都是自己人,不会怎么样。

但是连太监都低估了这两位奇人的阴险狡诈。按照计划,两人先是把宦官四贵里面的其他三位罢官,替王守澄清除掉几大同等级的对手,提拔上来仇士良、鱼弘志等年轻宦官,以此来讨好和麻痹王守澄,让其放松警惕。

天子密谋:唐文宗和他的心腹

然后,郑注主动请求去担任凤翔节度使,这样手里就有了一支可以利用的军队。在李训当上宰相之后,又下令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表面上是升官了,其实是剥夺了王守澄的实际调动神策军的权力。

大和九年十月的一天晚上,在李训的安排之下,几名小宦官在王守澄的家里秘密毒死了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大太监。

按照李训的安排,下一步将会在长安城外的浐水边上给死去的王守澄举行隆重葬礼,宫里的所有大小太监都前去出席,同时郑注率领凤翔节度使的兵马赶到现场,在浐水旁血洗这帮太监,一网打尽斩尽杀绝。

一场大屠杀已经悄悄逼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