呓论三国:《三国》中的创业思维

东汉末年,适逢乱世,英雄倍起。而那些割据自立者往往会利用“乱世”这种环境,得到太平盛世中难以得到的资源,从而建立自己的基业。

汉末至三国的一百年间,中国由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再次演化为诸多军阀割据的政权,虽然共同尊奉汉王朝的中央政权,但各地方官员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实力,汉天子早已如同当年的周天子一般,形同虚设,森严的行政系统和爵位系统也失去了其实际意义。诸侯之间完全靠各自实力而分割天下。

在诸多诸侯当中,那些能够吞并其他诸侯,有一统天下之志的封疆大吏,无不具有一定的创业者思维。

呓论三国:《三国》中的创业思维

1、曹操:因谋而立

魏武帝曹操素善舍小取大,胸中以大局为重,不惜牺牲掉一些小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看到曹操的奸诈,究其原因,曹操所信奉的是因谋而立的创业思维。

所谓因谋而立,就是承认智谋在立业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三国中的其他诸侯也都重视计谋,但他们只是把计谋作为具体作战中的工具,而并非立国之本。曹操则认为,在乱世中胆识与谋略比忠义更重要,对局面的判断力和对人性的辨别力才是成功之本。

在招引贤才方面,曹操善于运用人的弱点。关羽以忠义著称,因此曹操施之以恩惠和宽容,使关羽感到内疚,从而使之愿意报效自己。徐庶以孝著称,因此曹操劫持其母亲,让徐庶陷入两难境地,从而使之不得不投奔自己。在争取出行动合法性方面,曹操并不在乎仁义天良,只为能够控制舆论的走向。他讨伐天下为出师有名,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冤杀王垕以为把控军心。

因谋而立的典型特征是尚智胜于尚义,其乐观冒进的态度,和不择手段的方式往往构成了一定的风险。智取天下虽然会得来利益,但往往是暂时的、一次性的,甚至会招致报复。这便构成了创业者进取时的风险。但因谋而立的思维正是以敢于冒险和乐观面对失败的性格作为基础的。

曹操失败的经历不在少数。早些时候,曹操只身前往相府刺杀董卓,后亡命天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对诸侯间内斗十分愤慨,独自带兵杀敌;赤壁鏖战,败走华容道时,曹操四面被围,仍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些失败的经历皆因其冒险的思维所致,后也是因其乐观自信的力量而使形势逆转。

呓论三国:《三国》中的创业思维

2、刘备:因仁而立

蜀汉昭烈帝刘备往往以小为大,以民为本,以仁义著称,从而赢得人心。刘备不会牺牲任何一个小人物的利益以谋求大局,相反他认为百姓才是大局。这种尚义的创业思维,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吃亏,但是从长期而来,能够赢得民心,遭受报复的可能性小。

相比曹操的纳贤方式,刘备三顾茅庐而请诸葛亮,面对贤才之人能够降低姿态,以诚相待。而当诸葛亮再三要求不要拒绝刘表让荆州时,刘备不忍夺同宗之业,再三拒绝。刘备以仁义纳贤,也以仁义正名,得到百姓的拥戴,出师自有名。

但这样的创业思维往往会诞生悲观的性格。刘备极易悲观忧愁,动辄涕零,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所奉行的原则不无关系。这样的性格使其在后期走向了刚愎自用,无法控制仇恨,不纳人言,以至于夷陵之战的失败。

呓论三国:《三国》中的创业思维

3、司马懿:因忍而立

晋宣帝司马懿生前从未开创自己的基业,也不被人称之为主公,但却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其原因在于他靠投机的方法篡夺曹魏政权,在乱世中坐收渔利。

司马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垂钓者”,而“垂钓者”最大的素质便是能忍、能沉得住气。司马懿胸怀大志,善于隐忍,也善于退让。曹操深知其才华,但也时时提防着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遗嘱,虽用司马懿,却不予之实权。直至曹叡时期,蜀国连年寇边,除司马懿以外,无人能够抵抗诸葛亮,曹叡不得不给司马懿以兵权,但仍时时提防他。

相比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创业史,司马懿大半生都在做闲职,从未成为人主。直至熬死了曹氏三代君主,又熬死了诸葛亮,最终乘机发动高平陵事变夺权,成为曹魏的实际控制着。司马懿终年72岁,实属三国时代最长寿的人之一。他赢在能活,也赢在能忍。他通过隐忍退让多次避免了曹氏家族的猜疑和权臣的陷害,最终夺取夺曹氏基业,渔翁得利。

然而,从曹氏篡汉,到司马式篡魏,这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一直延续至唐朝才结束。其间没有稳定的政权,没有一统的王朝,生灵也因此涂炭。这样的创业方式,虽然是对隐忍和付出的一种回报,但是却为后世做出了不良的表率,违反历史规律,也为自身埋下了隐患。

呓论三国:《三国》中的创业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