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二試方劑學每日方劑——理中丸

關注安徽醫考網:http://ah.zgjfks.com/yikao/

中醫執業醫師方劑學是二試考試的重要內容,主要是考查方劑的組成和主治。根據往年的經驗,組成能佔據方劑學將近一半的分數,一定不可掉以輕心。方劑學的考題出題點比較細,這就要求我們複習方劑時一定要,知道具體主治病症。另外方劑的特殊配伍應用,現在也是出題重點。

理中丸

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三兩(9g)。

歌訣

理中乾薑參術甘,溫中健脾治虛寒;中陽不足痛嘔利,丸湯兩用腹中暖。

加減化裁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

方解

本方所治諸證皆由脾胃虛寒,升降失常所致。本方證治廣泛,但總屬脾胃虛寒。一則失於溫煦,症見脘腹疼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或胸痺證;二則運化失常,症見腹滿食少;三則升降失常,症見嘔吐下利;四則攝納無權,症見陽虛失血,或病後喜唾涎沫等。舌淡苔白潤,口不渴,脈沉細或沉遲無力皆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祛寒,補氣健脾。方中以乾薑為君,大辛大熱,溫中祛寒,扶陽抑陰,為振奮脾陽之要藥。以人參之補,益氣健脾,以復運化,為臣藥。君臣相配,溫養中焦脾胃陽氣,以復運化、統攝、升降之能。以白朮之燥,健脾燥溼,防脾虛生溼,為佐藥。以炙甘草之和,益氣和中,為使藥。四藥相配,一溫一補一燥,使脾胃陽氣振奮,寒邪祛除,則運化升降功能恢復諸證自愈。本方在《金匱要略》中作湯劑,稱“人參湯”。理中丸方後亦有“然不及湯”四字。蓋湯劑較丸劑作用力強而迅速,臨床可視病情之緩急酌定使用劑型。

功能主治

治中寒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八十丸,米飲湯送下,食前服。

使用注意

溼熱內蘊中焦或脾胃陰虛者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