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期)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為何被稱“最善良”的手槍?

【64式手槍】

64式手槍(64式7.62mm手槍),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產定型。配備於部隊中高級指揮員及公安幹警,是較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手槍在設計時,既強調要滿足武器內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別強調要滿足外在的形式要求。為使二者得到完美統一,費盡心思。 該槍以其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優點而廣受青睞。因該槍曾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故愛稱其為"將軍手槍"。

設計師為64式手槍設計了一種專用的彈藥--7.62×17毫米手槍彈,也稱為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彈。該彈的威力基本上與7.65×17毫米SR手槍彈相當,初速略高,兩彈並不通用。原因是:7.65毫米手槍彈採用半凸緣式底緣彈殼,彈殼底緣直徑是9.06毫米,彈殼長17.3毫米;而64式手槍彈則是採用無凸緣式底緣彈殼,彈殼底緣直徑是8.44毫米,彈殼長16.8毫米。使用64式手槍彈的武器,如64、77式手槍也不能裝填7.65毫米手槍彈。

(第008期)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為何被稱“最善良”的手槍?

在研製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爭議:一種意見認為直接照搬52式手槍的基本結構,這樣能大大縮短研製時間和經費,畢竟該結構是已經成熟完善的。另外一種聲音則認為應該對其結構進行大的修改,畢竟52式手槍的某些設計已經過時,也不符合人機工程,例如保險機構設計就很不合理。最終後一種意見佔了上風,決定獨立研製新型手槍。

經過數年的努力,1964年,中國自主設計開發的新一代自衛手槍終於設計定型,並被命名為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簡稱"64式手槍")。但直到文革結束後,兵工行業逐步恢復了生機,64式手槍才開始大規模生產,此時已是80年代了。

(第008期)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為何被稱“最善良”的手槍?

64式手槍外形小巧玲瓏,便於隱蔽攜帶,加上其使用的1964年式7.62毫米手槍彈裝藥量較少,射擊時聲響不大,所以被廣大公安民警稱為"小砸炮"。該槍也是我國常見的警用武器之一,深受使用者喜愛。

該手槍由槍管、套筒、復進簧、套簡座、擊發機和彈匣六大部分組成。64式手槍的自動方式採用自由槍機式,設有聯動擊發、空倉掛機、彈匣回閂和彈膛有彈指示等機構;保險機構有安全保險、到位保險、自動保險和射擊保險等多種功能。該槍用以殺傷50米內的目標,在25米距離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鋼板、7釐米厚的木板、4釐米厚的磚牆、25釐米厚的土層。

(第008期)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為何被稱“最善良”的手槍?

64式手槍為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慣性閉鎖,可單、雙動發射。保險機構非常完善,除手動保險外,還有跌落保險、擊針保險和不到位保險等,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安全可靠的設計要求。同時還具備了彈膛有彈指示和空倉掛機解脫等機構,是小型自衛手槍中較為先進的。

該手槍開始裝備人員級別較高,範圍較小,以後逐步成為部隊、公安、武警、司法和保衛人員的普遍裝備,裝備數量大,用途廣,在安全保衛、打擊罪犯、維護治安等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第008期)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為何被稱“最善良”的手槍?

另外,存在精度、震平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在研製時經過攻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手槍槍管短及結構等因素,要想得到更滿意的效果,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64式手槍走過了不平凡的40年,至今警察部門還在使用,做出的貢獻也是頗多。這支從"將軍"手裡走過的手槍,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繼續見證警壇風雲。

性能參數

口徑:7.62mm

全長:155mm

重量:560g

彈容:7發

初速:300-320m/s

有效射程:50m

槍管長:86.5mm

膛線:4條

槍口動能:24.7kg*m

瞄準基線長:117.2mm

閉鎖方式:慣性閉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