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迴應

高考時間17年來首次出現調整。

教育部3月31日上午通過“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湖北的高考時間何時能確定?今年的高考對於湖北的教育部門和工作人員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對湖北考生而言,今年這場特殊的高考應如何備戰?


3月31日,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大教授周洪宇接受澎湃新聞獨家專訪。他建議,國家教育部門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計劃上給予湖北考生適當傾斜,在鄂7所部屬高校和省屬本科高校今年在湖北的招生計劃能適當增加,“同時,我呼籲全國高校在招生時對湖北籍、武漢籍的考生給予關懷,不要有任何歧視做法。”


專訪周洪宇


澎湃新聞:您如何看待今年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湖北的高考時間何時能確定?


周洪宇:我所在的長江教育研究院在今年2月下旬就已經向教育部提交建議:今年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在7月7日-8日舉行。據我所知,這是針對高考時間調整比較早的建議,和今天教育部公佈的時間也是一致的。


2月下旬,正是湖北疫情阻擊戰的關鍵時期,當時我們綜合專家的判斷疫情會在4月初全面緩解,再加上預留出高考各項工作的準備時間,我們就提議今年的高考在7月7日-8日舉行。


當前湖北的首要任務仍是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雖然武漢的解禁時間定在了4月8日,但是武漢的學校何時開學,特別是高三學生何時復課的時間仍未確定。湖北高考時間的確定,還需依據湖北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並綜合社情民意,聽取各方意見後下決定。


但我個人認為,如果湖北比全國再往後推遲一個月到8月,天氣太熱了,也不利於考生的發揮,如果僅推遲一週或兩週,從考生備考角度來說,意義也不大。而且如果晚於全國高考時間,湖北就要採用地方卷,大家都知道湖北教師這一段時間以來都在家裡,組織開展地方卷的封閉命題工作難度不小。所以,我認為湖北高考時間最後定在7月7日-8日的可能性仍存在。


澎湃新聞:今年湖北高考工作面臨哪些重大挑戰?


周洪宇:湖北是疫情形勢最嚴峻的省份,是本次高考工作難度最大的省份,要準備的工作也最多。高考是一個整體,涉及到出題、考試、閱卷、招生各個環節。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的安全健康。比如,應考的學生,還有送考家長、考場工作人員、行政人員、閱卷老師,除了做體溫檢測外,需不需要再做核酸檢測?考場位置如何進行調整?交通、衛生、公安部門如何統籌協調開展工作?

另外,湖北的考生一直在家備考,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還要考慮如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這段時間有效複習,讓他們發揮出正常水平。


澎湃新聞:有家長呼籲,希望國家教育部門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計劃上給予湖北考生傾斜,您怎麼看?


周洪宇:我個人建議國家教育部門能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計劃上給予湖北考生適當傾斜,在鄂7所部屬高校和省屬本科高校今年在湖北的招生計劃能適當增加。


湖北的雙一流高校在全國都比較靠前,湖北高校數量也多達128所,但湖北的人口並不算太多,是5900萬。所以,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2008年啟動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每年專門安排增量計劃,由高等教育資源相對豐富、錄取率較高省份的高校承擔,面向高等教育資源不足、錄取率較低的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招生,過去湖北本科高校指標向中西部傾斜。但是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情況,希望在鄂7所部屬高校和省屬本科高校在湖北省內的招生計劃上不要減少,而是適當增加,這也能體現國家對湖北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省份的支持和補償。


教育部今天(3月31日)宣佈湖北省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給了湖北自主性,從這一舉措就已經能看出國家對湖北的支持。


同時,我呼籲全國高校在招生時對湖北籍、武漢籍的考生給予關懷,不要有任何歧視做法。


澎湃新聞:對於湖北高考考生您有什麼樣的備考建議?


周洪宇:希望湖北考生調整心態,不要太著急,想一想怎麼把自己現在最好的水平發揮出來。社會各界要給予湖北考生更多人文關懷,比如有針對性地提供心理諮詢和輔導,讓學生們輕裝上陣,順利取得好成績。對此,教育部也已經組織教育系統的心理學力量,在華中師範大學的平臺基礎上,建立了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心理援助的熱線平臺,目前已經開通了24小時全方位的服務。


3月31日晚上,武大招生辦在線上進行了武漢大學2020年招生政策解讀,對強基計劃進行了15分鐘的介紹,以及20分鐘的答疑,招辦老師對大家關心的強基計劃如何報考、誰能報考等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並透露出很多關鍵信息點,今年有意向參加強基計劃的家長和同學一定要看一看!(視頻在文末)

說明:一切以最終簡章為準。


一、武漢大學2020強基政策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要點提示:申報12個專業,限報1所,錄取鎖檔

01

報考流程,順延1個月

武漢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相關工作節點順延一個月。預計在4月底前發佈招生簡章,高考出分後公佈入圍名單,8月4日前組織校考,提前批錄取開始前完成錄取。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02

招生專業,申報12個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家長100小編解讀:從武大申報的專業來看,以基礎學科為主,但也包含了計算科學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等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專業。這對於擔心強基計劃專業限制的考生及信息學特長考生來說

是一個利好信號

03

招生對象及校考入圍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1)招生對象分兩類:高考成績優異,注意不包含政策加分;五大學科競賽金牌、銀牌,可破格入圍。

(2)強基計劃學生報名對中學成績、排名沒有限制。對往屆生、應屆生沒有限制。

(3)武大限報1所學校,即考生報考武大將不能同時報考其他學校。其他學校可能會允許報多所學校,多個專業,但最終只能參加一個專業的測試。

(4)入圍名單按照不超過招生計劃的4倍確定人數,破格入圍考生不佔用名額。

(5)五大學科競賽金牌、銀牌,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可破格入圍校測,校測和錄取與其他考生一同競爭,即破格優惠僅限於入圍資格。


04

關於考核

學校考核包含:體育測試、綜合能力測試、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三部分。

(1)體育測試

含立定跳遠、中長跑(女800米,男1500米),只要有一項不合格將不能進行綜合能力測試。體測執行高中畢業生標準,具體標準會在招生簡章中公佈。

(2)綜合能力測試方案由各學院單獨制定,包含筆試、面試和必要的實踐操作。注意:綜合能力測試低於60分,將不能進行後續錄取。

(3)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是中學期間學生成長檔案,包含體檢結果、考試成績、素質測試成績、社會實踐、志願活動等。

05

關於綜合成績測算

考生綜合成績按照本省高考滿分折算。高考成績佔85%,綜合能力測試成績佔10%,綜合素質檔案評價佔5%。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家長100小編解讀:對於高三生來說,綜合素質檔案評價是一個過程評價,到高考結束已成定局;入圍校測的考生高考成績相差不會太大;10%的綜合能力測試成為關鍵

06

關於錄取-鎖檔

綜合能力測試後根據考生綜合成績,按照招生計劃數確定錄取名單,上報省級招辦審核後直接錄取。

家長100小編解讀:強基計劃錄取在本科提前批錄取工作開始之前完成,一經錄取不再參與後續批次志願;如果不被錄取,仍可參與後續批次志願填報。這要求考生在報名階段就必須做好充分的預估和規劃。

07

後續培養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1)實行階段性考核及動態分流補入機制,在大一、大二、大三分別進行考核和分流,在大三結束後,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確定能否獲得推免資格、直博資格。

(2)進校的學生不能申請轉專業,如果轉專業將退出強基計劃,如果高考成績達不到武大錄取分數線將很可能會被退學
總體而言,今年強基計劃對高考生利好,只要對該學校該專業感興趣就可以報名,根據高考分數確定校測入圍名單;但對競賽生很不友好,甚至金銀牌同學也只能拿到強基計劃校測的入場券,後續仍要和其他考生一起競爭,僅此而已。


視頻內容


強基計劃介紹環節


二、南京大學2020強基政策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要點提示:天文學列入申報專業

1、強基計劃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開展,而這七個專業所屬的學科最近評估成績,南京大學都在A類,其中六個還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另外,南京大學位居全國第一的天文學,我們也列入了強基計劃申請專業中。

2、南京大學採取“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初步想法是設定若干專業組,考生只能在專業組內遵循志願接受專業安排,這可以儘量兼顧考生的專業意願。不過最終確切的方案,還是依據我們後面正式公佈的簡章。

3、報考強基計劃,首先是確定專業,然後在根據學校綜合實力和學科水平進行選擇。綜合實力強或評估成績優的,高考成績入圍要求一般也會高。


三、山東大學2020強基政策

武大招生大變化!2020高招或向湖北傾斜?專家回應

要點提示:申報6個專業,注重家國情懷

1、山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申報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文、馬克思主義理論6個招生專業,具體招生專業還要等教育部最終批覆。

2、以高考分數為依據,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入圍校測人數。

3、培養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的人,對家國情懷、個人犧牲精神要求很高。

4、強基計劃不僅僅是招生,更注重培養過程。學校目前把強基計劃本科、碩士、博士專業做了對比,打通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