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前言:

庚子疫情,人們彷徨迷茫,百草箱創始人賴世倫老師遠隔重洋,囑託為希望瞭解中醫的朋友們,帶來“中醫第一課”。80歲的老人家跟百草箱工作組一起用摸索網絡多媒體上課的方式,開發了線上的雲課堂。賴老師協同百草箱夏勇教授、王東明老師、萬家清老師、晏如老師、汪佳薇老師一起,帶來了為期30天的公益中醫學習。在雲課堂社群中,朋友們學習課程,進行線上內經讀書會,練習功法打卡,相關老師在群內互動答疑。相聚有期,學習無涯,願走入中醫殿堂的學子們都有所收穫。


為了方便大家,我們將老師們的課程聽打成文字版,讓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結合文字瞭解更多。因為篇幅有限,賴世倫校長的課程文字版將分幾次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賴老師手書南懷瑾先生詩句,觸動內心

前期回顧

▽▽▽


現在大家都很關心這一次瘟疫,每個人都不一樣,造化、立場也不一樣。我是站在我的觀念上、立場上,來談談這次對疫情的看法。

這一次疫情在全世界引起很大的反響,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時間,而且為什麼全世界都受影響,我想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疫情的發生,有它的天時在裡面。天災主要講的是天時,按照我們中醫的五運六氣天時來看,因為大家知道宇宙的萬物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且宇宙的變化它都是有規律的,每年、每一個甲子它都有一定的規律,當然這個規律不是完全相等,會有一些稍微的不同;但是這個規律,是我們老祖宗早幾千年就已經把它摸透;

所以我們傳統中醫有一個部分是五運六氣,就是觀天象,自測天時的變化以及對人類的一些反映,這就是天時的問題、天災的問題。

這一次大家看看,正好是在去年,也就是己亥年的末端,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到了今年庚子年的一二三四,這幾個月,看看這個時候的天時是怎麼樣的,己亥年是厥陰風木司天,足厥陰肝經,這個膽經、肝經主力,主氣候。肝氣、膽氣又屬於火,又屬於熱,所以在去年的冬天,同學們體會一下,是一個暖冬的氣候,基本上沒有很大的凌凍,也沒有很大的雪這一類的東西,比往年少很多。暖冬就是陽氣大化,這個時間陽氣太盛了。

那麼我們中醫講的宇宙變化,天是氣,地屬陰,天屬陽,每年的四季,它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樣一個規律,所以冬天一定要冷

冷,是什麼?冷就是說陽氣從大自然空間,收到地下,直到大寒、小寒那個時候,陽氣就在地心裡面了,這個時候是最冷的;那麼當陽氣有熱燥化,陽氣就沒有歸到地球裡邊,最後就是暖冬了,很熱很熱了。

所有的蜇蟲、小動物、小生命,包括肺炎的病毒,它們都開始爆發了,活動了。因為陽氣不收,陰氣不能固。如果在正常的氣候下,冬天是很冷靜,陽氣收起來的;現在陽氣爆發出來了,這個時候病毒、傳染源這些就會爆發,這個時候,你看天災的就出現了。地氣大發,草也生,所以這個是天災造成的一個面。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但還有一個重要的面,就是人禍,為什麼?現在整個世界是比較亂的,不太安寧的,東西方一樣。因為現在是提倡、鼓勵人慾望的這樣一個社會,東西方都是一樣的。慾望超過了人心,人心就變了,非常躁動,人拼命想去賺錢,去開發,拼命的去滿足自己的一些慾望。從這樣一個情況來看,現在還提倡什麼生產力刺激消費等,這些都是鼓勵人心的,鼓動人性的、慾望的。

所以現在你看人類的心,貪慾太大,大量的開發資源,大量的挖礦,大量的開採石油、天然氣,簡直肆無忌憚地開發生命,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甚至於這搞得非常最壞的,你看出現轉基因食品的大量推廣,而且每個國家金融的競賽、核武器研發等等。人心漸漸推向一種貪婪的慾望沒有辦法收斂(的情況),所以每一個人,心都不滿(足)。你破壞了這個宇宙,破壞了大自然,一定要受到報復的,所以老天的報復就來了;老天的報復,一定是由於人心壞了。

以宇宙的規律,本來大家該是寧靜的,本來大家應該是很友好的、和諧相處的,應該愛護自然,愛護大地,好,現在不幹了,所以現在我們地球完全承受不了了。像喜馬拉雅山上邊,人間淨土啊,也堆滿了以塑料垃圾為主的這些公害的物質。河流裡邊,動物身體都充滿了塑料,幾個大洋也是,海洋裡面大西洋、太平洋乃至於北冰洋,大量的生物因為吃上了這些塑料有毒的變化物,大量的死亡,所以你看北極的溫度劇烈的在升高。

再看整個人類,你看每一家、每一戶的物質,所謂的豐盛,實則是大量的浪費,哪一家衣服不是一箱一箱的,鞋子都是幾十對,穿了以後扔,扔了以後又買新的。就是用的手紙,每個人都沒有辦法去好好的利用,大量的用,用了也花不了多少錢;每天白天晚上都開著電燈,開著冰箱,開著暖氣,開著冷氣,這些都是物質啊,都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啊。

人類的道德已經下滑到最低了,所以這一次我認為是一個人禍,這一次災疫應該徹底地反省,應該徹底地認識自己貪婪的慾望,應該要把自己的心念馬上、趕快糾正過來,不然到不了幾年,大的災難還要來臨。

宇宙的報復,那是因為我們破壞了它,它沒有辦法按正常的規律生存,所以它就會採取一些反制的措施。我們老祖宗非常非常重視與天、地相處,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心物一元、改掉人類的這種貪慾之心,回到正常的生活裡。所以我自己的看法,這次瘟疫產生的主要兩個原因(是這樣),其他我認為都是一些次要因素了。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那麼災疫來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想,既然是心念的問題,那就要解決心念的問題了,那就要用心法。用“心物一元”的這個方法、這個道理。“心物一元”不是講心與人體是分開的,是不能分開的。時間、空間、物理世界和生命、精神思想都是一體的

,就是生命的一個體兩個面。“心物一元”就是說心能夠改變萬物,萬物隨心而變。所以我們首先要把心念調整過來,首先要把我們貪婪的心,要放的寧靜,要放的和平。

那麼怎麼樣寧靜呢?寧靜就是佛講的、道家講需要修行,要修正自己的心性行為,要真正的在這一次災疫裡面,反思我們每一個人的貪嗔痴,都要回到心的本元上去,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每一個人(處世)都有因果的(哈哈哈),人在做,天在看,你做的什麼天都有記錄,天上有一個大數據啊,(這個)大數據大的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你不要認為我們偷偷摸摸做了一點壞事,沒有人知道,有的!老天都記著,人在做,天在看。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我們心裡面去改變,一定要反思自己,一定要懺悔自己,一定要有智慧,去認識人生的、生命的根本是什麼,一定要重視因果關係!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因果。這是我們來到百草箱,我們學習中國文化,首先要改變的東西(哈哈)。

所以恭喜大家,能夠來到百草箱。

百草箱就是來認知的,來學習的,來改變自己的。當你們真正進來,真正改變以後,你們看什麼都是好的,做什麼都是好的。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百草箱幾千學生啊,師兄啊。在這一災疫來臨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寧靜,就沒有那麼慌亂,沒有這麼恐懼,沒有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要學習傳統中醫,我們就是要真正的徹底反思,去掉自己的貪嗔痴,重新建立一個人的生命觀、世界觀。

我們應對疫情,首先是把心放下,就是把心安頓好。前段時間大家都不能出家(門),很多人很煩的,但是很多人也很自在啊,“心安之處是吾鄉”,這個是蘇軾大禪師寫的詩,你不管到什麼地方,不管處在什麼環境,只要心安了,就是在自己最乾淨的家裡,就是自己的故鄉啊。

所以這一次,也是對每一個同學的考驗,也是對每一個同學的檢驗,不害怕,不恐慌,心就靜下來了,就容易讓生活很有規律;哪怕關在家裡面,都有好的生活規律,我們養生的24字方針,16字方針就可以(應用)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是我們前面講的養生的一個最關鍵的方針。還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學習群內的學員受益後書寫

你做到心安理得了以後,病根本不會找你的,這個肺炎不會傳染你的,那個傳染就是象的問題,關鍵是心安好的人不會,你看這些在疫情的(集中地區)武漢,為什麼有很多一直從參戰的第一天到現在沒有問題,沒有感染,他接觸了這麼幾百幾千的病人,他為什麼不感染呢?所以你說傳染,什麼叫傳染,有待於今後我們大家找個時間讓他來討論。但是有些人摸著一個人,咳嗽兩聲他就死掉了,你說怎麼樣?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不要注意隔離,不要注意洗手、戴口罩,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什麼叫傳染。內心強大了,你心裡面寧靜了,這個就是最大的防疫,最大的防身。

當然了,我們生活裡邊,靜下來多看看傳統文化,多看看這個佛、道的這些修行書嘛,一些經典著作嘛。另外,我們可以去寫一下書法啊,唱唱歌啊,每天生活規律也要有一些修行啊,打坐啊;每天早晚都要打打坐啊,或者做做瑜伽啊,做做太極啊,做做八段錦啊,站樁啊,

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這些都是增強我們心性的,提高我們心性的最好的東西呀。

所以當你改過來了,思維全部改過來了,你這一次,才會收穫滿滿的。面對這個疫情,真正的學到了好的東西,好的知識,這個就是我對疫情的初步認識了,也希望大家去做不一樣的意見,我這個只是一人之言,不能算一家了,一人,只能算我自己的看法。

我在這邊,還是喜歡南(南環瑾)老師那首詩,“莫道庚子多禍事”,庚子年禍事多,每一個週期的庚子年出大事;“觸動天心是人心”,這次產生的疫情,是天爆發的這次疫情,是人類的人心壞了產生的。“莫道庚子多禍事,觸動天心是人心”,好,大家去品味一下這首詩吧!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注:內容來源百草箱雲課堂“中醫第一課”,聽打儘量還原老師的原義,稍微刪減重複句、語氣詞部分。

瞭解更多 ,關注百草箱,關注百草箱雲課堂:中醫第一課學習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賴世倫校長:國際疫情陰霾下,中醫教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