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國際航空貨運的新機遇——“客改貨”

受疫情影響,全球客運遭受重創,隨著國內外航司大面積削減航班計劃,航空腹艙運力供給短期出現嚴重不足,同時航空貨運市場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一、政策層面: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會議指出,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受疫情衝擊國際航空客機腹艙貨運大幅下降,對我國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要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保通保運保供,又增強物流國際競爭力。而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將進一步推動航空貨運業的發展。


疫情下國際航空貨運的新機遇——“客改貨”

二、需求層面: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疫情物資口罩,防護服,額溫槍,洗手液等貨物暴增,空運艙位一時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各大國際機場貨物堆積成山無法出運,歐美貨物排艙時間也超過1周.DHL、UPS、FEDEX等快遞公司貨物排艙等待時間已經超過10天還無法上飛機。國外客戶急盼貨物能儘早到達目的地。同時在運價方面,近三週時間基本上翻了3倍,如鄭州——柏林,運價從前兩週48元/公斤,飆升至120元/公斤。

疫情下國際航空貨運的新機遇——“客改貨”

目前國內貨機基本集中在順豐、郵件頭部物流企業,而且基本上是以小機型為主(B737、B757),僅順豐航空保有2架B747、以及一定數量的B767寬體大機型,與DHL、Fedex、UPS這些國外物流巨頭相比,國內的貨運航司無論是在機隊規模、遠程機隊數量、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商數量、平均載貨率、貨運航線網絡覆蓋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


疫情下國際航空貨運的新機遇——“客改貨”

“客改貨”建議:客機改貨機不受客運航空禁令管制限制,還可以為航空公司減少疫情期間帶來的損失,不至於落入倒閉邊緣。客運航班改為貨運航班將大大降低貨運航空成本,讓市場供求關係得到平衡,這必將大大降低航空貨運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