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3月,好莱坞前金牌制片人哈维·温斯坦因性侵罪和强奸罪被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判处23年监禁,让不少人长舒一口气。

近年来声势浩大的反性骚扰、反性侵#MeToo运动,即起源于这场“温斯坦性丑闻”。

2017年10月,包括一些知名女演员在内的80多名女性指认温斯坦性骚扰或强奸,美国女演员艾莉莎•米兰诺在推特上发起了#MeToo运动,鼓励有相同经历的女性以此为话题标签,公开分享自己的经历。

2017年或许对于全世界的女性来说,都有着别样的意义。性侵真正走进公众视野,#MeToo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

同年5月,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同样有女性在用身心“撕喊呼救”。日本《周刊新潮》发布了“某女受害人诉知名记者山口敬之性侵案”的第一篇报道。

媒体故意隐去姓名的这位女受害人是伊藤诗织,28岁。

2017年5月底,诗织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举办了记者发布会,她决定不做“受害者A”,沉默不会换来安稳,她要揭露真相、跟媒体正面讨论。

2017年10月,《黑箱——日本之耻》一书出版,2018年6月,BBC报道伊藤事迹的纪录片《日本之耻》上映。

伊藤诗织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名公开姓名、长相控诉性侵的女性,被称为“日本#MeToo第一人”。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强奸:一场对灵魂的杀戮

噩梦起始于2015年4月3日诗织被强奸的那个夜晚,严格来说,应该是2013年她结识山口敬之的那天。

2013年9月,诗织在纽约修习新闻和摄影,迫于学费、生活压力,她在酒吧勤工俭学打工,结识了时任TBS(日本东京广播电视台)驻华盛顿分局局长的山口敬之。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能遇上山口这样的“大咖”,并得到指教,怀揣新闻理想的诗织感到特别开心。

2015年毕业后,诗织回国;得知诗织有换工作的想法,山口随即表示有个工作空缺,希望邀请她碰面进一步沟通工作。

2015年4月3日,原本酒量不错的诗织在喝了几杯酒后突然感到晕眩,随后便人事不知;醒来时正在山口暂住的酒店。

挣扎、再一次拽倒、又一次被强暴、不断反抗、用英语脏话咒骂(因为说日语更像取悦)……诗织遭遇了强奸。

山口却玩味儿地说:“看你平时一副挺能干的样子,现在却像个发愁的孩子,怪可爱呢 。”

在山口这类男人眼里,女性就是玩物。

强奸是对灵魂的杀戮,诗织的灵魂死过一次。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还魂:追求真相,揭示真相

诗织和大部分受害者一样,没有立刻报警,承载着突发事件的屈辱、震惊和悲伤情绪,她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默默消化。

案发5日后,诗织在朋友劝说鼓励下,只身走进原宿警署。

没想到,维权路阻碍重重、充满荆棘,山口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传记的撰写者,同时也是资历很深的媒体人;他与日本政界、新闻界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先是追捕令无故失效,出租车司机部分关键证词被秘密抽去,检察厅做出“不起诉”的判定;再是发布会后铺天盖地的网络骚扰、威胁和谩骂,不少政府议员和政治评论家公开质疑,诗织及家人朋友的信息被披露。

诗织长期处于恐惧、不安、悲痛之中,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她坚持用运动来安抚神经,要获得强健的体魄战斗下去。

强奸,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杀戮。尽管如此,灵魂依旧一点一滴地痊愈,只要活着,就能慢慢找回自己。人具有这样的复苏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还魂”的方法。在我,则是追求真相,揭示真相。

诗织体验过一个毁灭性的瞬间,但她坚信自己手握真相,她以强大的信念努力面对伤痛、与伤痛相处,有股力量正从暗无天日的地方挣扎欲出。

那不仅仅是诗织一个人的力量,是千千万万有着同样遭遇的受害者的力量。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叩问:是什么让受害者失声

在社会生态中,存在着一只无形的手,它捂住了受害者澎湃汹涌的苦楚、控诉和挣扎,这只手和犯罪者的手并无不同,犯罪者的手用来策划实施,这只手用来捂住所有的求救方式、发声渠道。

这只手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让女性失声?我们不禁叩问。

日本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国家,日本对性文化并不保守,普通的便利店和超市随处可见成人杂志;但对受害女性来说,将性侵事件公开来说居然变成一件羞耻的事。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人们认为女性“拒绝就是同意”,所以诗织才宁可用英语脏话反抗,而不是日语。女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非女性化”的行为。

为什么女性连说“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呢?这是怎样畸形的一个社会。

一位女性政府议员甚至说:“对于此事,我认为男性才是受到巨大伤害的一方”。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日本的警察调查取证存在“二次强奸”嫌疑。在几名男警员的环绕下,诗织居然被要求用人偶还原案发过程,这样的屈辱等同于“二次强奸”。为什么没有更人性化的方式帮助调查,还原案发现场一定是必要的吗?

女警员在日本警员中仅占8%,这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警察世界,如何让这个警察世界理解受害者的伤痛?这也值得深思。

社会缺失对受害者的保护机制。应该出台相应措施让强奸检测套盒易得,如果有人受侵犯而感到屈辱,他(她)可以自己匿名去检测,第一时间保留证据。

在日本,40多个区里只有14家医院有检测套盒;警察局有检测套盒,但是受害者迈入警察局就意味着报警,这让受害者更不愿检测,白白错失最佳取证的机会。

社会应该有性侵受害者援助机构,这个机构不仅能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还有相应的心理抚慰,对受害者的身心都进行抚慰。

同时,也要有一些法律机构提供援助。据了解,很多家庭也存在“强奸”,很多女性不愿诉诸于诉讼,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法律知识。如果有人能科普法律知识,帮助受害者主动维权,就能减少受害可能性。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2019年12月18日,山口敬之性侵案终于有了结果: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裁定伊藤诗织

胜诉,驳回山口控告诗织名誉侵犯的起诉,并要求山口赔偿诗织330万日元(约22.2万人民币)。

从2015年4月3日诗织被强奸的那个夜晚,到她拿到胜诉裁决的2019年12月18日,整整过去了4年半、1541天。

诗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这次胜诉不能抵消掉真实发生过的性侵,也绝对不是一个结束。

正义还是来得太晚,值得庆幸的是,它终究还是来了。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读完全书,我想到了诗织的妹妹,她是诗织最亲密的人,但对诗织开发布会的举动表示强烈反对,诗织最终也没能得到妹妹的理解。

不知道诗织的妹妹现在有没有理解姐姐的苦心,诗织只是希望自己所珍爱的人们今后不再经受和她相同的遭遇

战斗从未停止,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不分性别。

社会需要打破沉默的人,需要有人为“公共利益”而战。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的点滴汇聚,就让整个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黑箱:日本之耻》:她为女性发声,凭一己之力打破日本性侵沉默

BBC纪录片《日本之耻》,2018年6月

《黑箱——日本之耻》,作者:伊藤诗织,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枚橙roro,90后职业读书人,每月10本书践行者,纵然世间喧闹鼎沸,幸有温暖清醒一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