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军”能否打硬仗?战斗力和张勋的脸谱一样真假难断

晚清拾遗录(十九):恋主之情可悯。

在北洋军阀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角儿,而张勋一直是一个高光的角色。早年当过土匪,投身过淮军,与义和团交过手,在庚子大乱中护送过西狩的两宫回銮,作为第三镇北洋军统领,随徐世昌经略东北也剿过匪,对其命运影响深远的两个人,一个是慈禧,另一个是袁世凯。在大清覆灭后,张勋曾对徐世昌坦言:“宫保在,从宫保,宫保不在,从旧朝。”而张勋麾下的士卒,续辫明志是当时的另类,被称为“辫子军”,在丁巳复辟中,五千余人的辫子军一触即溃,但是早年的张勋与其麾下的辫子军,真实的战斗力在清朝末年也属于锐旅之一,其中江宁保卫战更是威加海内,阻击优势兵力的江浙联军达七天之久。

“辫子军”能否打硬仗?战斗力和张勋的脸谱一样真假难断

张勋这个“辫帅”也演绎着一个愚忠中带着温情的耿直角色。宣统三年(1911年)的十一月,武昌起义的大潮波及江苏,徐绍桢率领新军第九镇两标官兵进攻南京,任职江南提督的张勋率兵死守雨花台,拔枪怒斥:“视为贼,当诛!”作为一个文盲,张勋会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写字,但他更喜欢的是听幕僚讲历史故事,苏武的大漠牧羊,岳飞的精忠报国,忠君的思想估计也是在这些故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辫子军也已是清廷武装力量中愚忠的典范,在战斗中视死如归,有死无退,因此两标新军损失惨重,死伤枕藉,不得不撤退求援。

“辫子军”能否打硬仗?战斗力和张勋的脸谱一样真假难断

其后徐绍桢联合东南三位都督,组建了一万余人的江浙联军卷土重来,辫子军七千余人迎战阻击,张勋亲临前线督战,两军围绕南京展开惨烈搏杀。在交战的前两天,双方互有损伤,江浙联军得以攻克南京城外围阵地,张勋率部退入城内仍顽强阻击,而且还时不时出城骚扰联军阵地。在其后的拉锯战中,联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连克孝陵卫等要地,居高临下炮轰辫子军阵地,张勋苦苦支撑,一日连拍数封电报向袁世凯求援,但此时的北洋精锐环伺武昌无暇东顾,张勋只好收整残军死守紫金山上的天堡城,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辫子军”能否打硬仗?战斗力和张勋的脸谱一样真假难断

在数日的鏖战后,战斗至第七天,张勋及麾下的辫子军弹尽援绝,不得不撤出阵地,经过七天血战,江浙联军攻下南京,带着余部出逃的张勋,一度还筹划着打游击。在张勋及其麾下的辫子军身上,似乎除了带着愚忠的烙印并无亮色,其实也并非如此。在一次战斗中一位辫子军士卒左臂中弹,张勋直接用佩枪将随身的烟壶击碎,将粉末涂于士兵伤口处,副官大惊:“大帅,是为御赐啊!”张勋却不屑一顾:“什么御赐不御赐,救人要紧。”在止血后,这名辫子军挣扎着要返回前线,对于张勋这个人,也有“恋主之情可悯,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的评价。

参考资料:《晚清七十年》、《清史稿》、《大清灭亡启示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