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一代帝王的试金石

我国历史舞台上,朝代数经更迭,作为国家的主宰者,帝王好比电脑主机的CPU,主导着国家这台机器的运行状况。皇权是排他的,无论是雄才大略还是昏庸无为的帝王,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维护皇族的统治。

帝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尊贵,当皇权与社会的发展产生矛盾时,能否用好手中的权利,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考验一代帝王能力的试金石。

01

有“镇国之宝”之称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内。它历经日军抢夺,最终被完整地留存下来,它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祭品。

历史记载,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在那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年代,人们相信鬼神,拜天地,祭鬼神以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商朝经历了554年(公元1600年-前1046年),这样一个古老的王朝,在商纣王帝辛手中走向了灭亡。

《尚书·无逸》记载,祖甲至纣王,大都是“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的荒淫之君。

《竹书纪年》记载,“殷封作琼室、立玉门。”“封时稍大其邑, 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 皆为离宫别馆。”

商纣王时期,大兴土木,据《尚书》记载,商朝末年统治者骄奢淫逸成为一种常态,而社会底层的奴隶,不仅要完成繁重的劳动任务,还要时刻面临被人祭的危险。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奴隶们以损毁农具,焚烧奴隶主的仓库等行为来反抗奴隶主残酷的剥削和统治。

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使一些贵族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他们除了痛恨奴隶的反抗斗争外,也对商纣王的一些政治措施感到不满。

《尚书·牧誓》记载:“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

《尚书·立政》记载: “暋羞行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

商纣王在用人制度上打破常规,任用奴隶中有才干的人士,而对守旧无能的奴隶主贵族则疏远或不任用。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商纣王是“任人唯贤”,但在商朝那个特定的年代,奴隶只是一种工具,这种任用出身卑微的人而停掉亲戚不用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中,触犯了贵族们的整体利益。

商纣王面对西伯侯的势力,没有笼络,而是采用了囚禁的方法;面对比干对暴政的谏言劝阻,非但不听,还挖了他的心,这样的做法,让其它臣子心生恐惧,纷纷背商归周,以致在联军攻打朝歌(商朝都城)时,商朝没有援军,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面对内忧外患,商纣王从未反省自己行为的得失,做为一代帝王,他自信“我生不有命在天乎?”,自以为是真命天子,对任何人和事都没有敬畏之心。商纣王残暴自负的个性,使他没能理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激化成为商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是人都会犯错,帝王也不例外。如果商纣王能听从谏言,知道改正决策中的失误,不是一意孤行,采取灵活的对策处理危机,商朝或许是另一种结局。

帝王治国需要的不仅是处理主要矛盾的能力,而且要能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权衡各方势力后采取措施,掌握主动权。

社会矛盾:一代帝王的试金石

司母戊鼎

02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历经近800年的风雨,它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周文王是一代明君,一国之君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周朝成立后,打破之前的“部落天下”,实行分封制,建立了“家天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部落之间的战争问题,而且确立了天下的格局。

周朝对天下臣民的管理上,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制作礼乐”。周人不仅尊天地鬼神,还懂得了对人的尊重和取悦,即使有争夺,也要“其争也君子”。礼乐,是周朝人所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

周文王对内施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大大增进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周王朝实行的“分封制”,“制礼作乐”,“井田制”,使社会有了自我运行的能力。这套制度做到了使周朝人民“为人温柔敦厚而不愚,疏通知远而不诬,广博易良而不奢,洁静精微而不贼,恭俭庄敬而不烦,属辞比事而不乱”。

周朝尽管强大,也要应付连绵不断地战争。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当时的社会无法蓄养大量的常备军。既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又要去完成即定的军队储备任务,周朝帝王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学校习武,学校把习武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在民间编练大量的军民,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周朝的贵族子弟8岁起就开始学“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就是射击及驾驶战车。

当时弓弩是一种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战车是最重要的作战方式。学会这两种技能,就能在战时直接出征。这种藏兵于民的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发展生产与征兵作战之间的矛盾。

周朝帝王善于用人,施行德政,“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理念,把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社会矛盾:一代帝王的试金石

周文王

03

秦始皇先后灭掉六国,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试图把国家的权利牢牢抓在皇帝手里。然而这种社会制度并没有成功,社会各阶层矛盾冲突激化,致使秦“二世而亡”。

《汉书·高帝纪》记载: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作为秦始皇的头号丝粉,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王权在分封诸王的压力下是否能巩固。

汉朝初期,面对民生凋敝,国力衰弱的现象,刘邦定了一系列缓和矛盾的措施,对内用“黄老治术”,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在农业方面,轻徭薄赋,兴修水利,为恢复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对外,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避免战争。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外,吕后、萧何联手处理掉功臣韩信,之后彭越、英布等人都相继被处死。刘邦担心的地方诸侯割据势力终于被掐死在摇篮里。

异性诸侯王的覆灭使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此时如果全面推行郡县制,汉中央还没有足够力量直接统治全国所有地区。分封诸侯有潜在的分裂危险,但迫于形势刘邦不得已而为之,大封刘姓宗室为王,行白马之盟,誓约今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

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审时度势,在国家格局方面,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的制度。刘邦在带兵进入咸阳时,萧何率先入宫,将秦朝保存的文书,竹简,户籍档案等收藏起来,在治国中依秦律定汉制。

刘邦顺应时代推行的措施,使经济恢复得很快,“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诸侯各务自附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

秦始皇的郡县制,经过汉初“郡国并存”的过渡期,在汉武帝时期以更成熟的制度重新巩固下来。

刘邦是一个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政策的人,怎样做对他有好处,他就会采取怎样的做法。这也是刘邦在楚汉相争中取胜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关键是中央与地方控制的策略是否得当。帝王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积累实力,赢得战略上的主动。

社会矛盾:一代帝王的试金石

汉高祖刘邦

0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帝王是一个光环笼罩的角色,周边不乏溢美之词,听得多了,人往往会丧失判断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能让帝王应对纷繁的事务做出准确的判断。

身为帝王,有清晰明确的政治目标,才能了无牵挂,行事果断。决策理性高明,不为虚荣所累,是帝王成事的关键所在。

周文王贤德出众,治理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为后世代代传颂;刘邦禁欲冷血,成为了纯粹的政客,建立历经400多年的大汉王朝;三国时期的曹操精于兵法,政治开明,唯才是举是三国前期最大的赢家……

无论是商纣王的战略失误,还是周文王的德行天下,又或者汉高祖的治国策略,做为一代帝王,他们用不同的手段维护着自己的统治,只有具备帝王素质的人才能治世长久:欲戴王冠,必先承受其重。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