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刘正风、曲洋

金庸老先生的大作《笑傲江湖》中,华山派被分为“剑宗”、“气宗”。“气宗”讲究“以气御剑”似乎很有道理,“剑宗”的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使得令狐冲可以以此傲视群雄,似乎“剑宗”的实践应用也不差。那究竟孰优孰劣?小说中未作说明,通过分析对比,或可知一二。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风清扬

一、“剑”“气”之争源于“葵花宝典”

华山岳肃和蔡子峰到莆田少林作客,偷看《葵花宝典》。匆忙之际,因不及同时阅遍全书,只得一人读一半,回到华山后,凭记忆写下所读内容,共同参悟。不料二人将各自所记内容一加印证,竟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记错,坚信自己所记内容才是对的,华山的“剑”“气”之争由此而起。所以不难看出,《葵花宝典》必是半部注重招数的修炼,半部注重内力的修炼,至于是上半部重招数,还是下半部重招数,暂无法得知。而与《葵花宝典》同源的《辟邪剑法》,自然也是“剑”“气”并重。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岳不群

二、“气宗”传人修炼“剑宗”剑法

对于“气宗”理论,信念坚定的岳不群,在少林寺与令狐冲比剑时急不择招,也使出他平生最为鄙薄的剑宗绝技“夺命连环三仙剑”,但被令狐冲以妙招躲过。身为华山“气宗”掌门大弟子的令狐冲,亦修习了剑宗传人风清扬所授的“独孤九剑”,不过“独孤九剑”是偏重“剑”还是“气”,在此不多做解释。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笔者之前发的两篇文章《从《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中,推测“独孤九剑”的创立过程》及《“独孤九剑”偏重“剑”还是“气”,与“辟邪剑法”相比如何》。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任盈盈

三、剑宗高手练“气”内力高

令狐冲身受“剑宗”高手成不忧掌击内伤,内力全失,最后靠独孤九剑,击败企图夺取华山掌门人的“剑宗”高手封不平,被旁人戏称:“剑宗的师叔内力高,气宗的徒儿剑法高,这不是倒过来了吗?”也正说明了“剑”与“气”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修身养性云中鹤)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东方不败

四、“剑”“气”本无优劣之分,内外兼修方可傲视群雄

岳不群前期专注于“紫霞神功”,重“气”而轻“剑”,得“辟邪剑法”后,如获至宝,练得不亦乐乎,而《辟邪剑法》源于《葵花宝典》的残本,亦是“剑”“气”并重。令狐冲战东方不败不敌,但若风清扬与东方不败一战,却胜负难料,即便不敌,想必东方不败也不会占多大便宜,会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与内力修为有关,身为“剑宗”的风清扬,非但内力不弱,甚至可以说深厚至极。所以说“剑”与“气”是不可分割的,单纯的注重于“剑”或者“气”,而轻视另一项的修炼,必然出现短板,只有合二为一、内外兼修,方为正道。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令狐冲

五、有形“剑”是无形“气”的外化表现形式,无形剑气亦可视为剑

正如岳不群所言“剑宗的功夫易于速成,见效极快。而气宗的功夫虽然见效慢但是后期威力远高于剑宗。”原因在于只注重剑招,不注重内力的修行,碰到高手,剑招再高明若内力相差对方太多,也不见得能够取胜,正如令狐冲对战东方不败。而若只练“气”(内力),不假以剑招使之外化,亦无法发挥最好的效果。

华山派“剑”“气”之争,究竟孰优孰劣?

任盈盈

独孤求败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此时其内力已然登峰造极,有从“无招胜有招”(指剑招)的境界向“无剑胜有剑”的境界提升的趋势,但并未达到“无剑胜有剑”的境界,因还需借助外物(草木竹石)。“六脉神剑”作为金庸先生另一大作《天龙八部》中的顶级武学,暂可视为“无剑胜有剑”的武学一种,习者须具备百年内力,以枯荣大师之高手亦只能专注一脉,练成后可将内力真气以无形剑气形式从指尖发出。本文的观点是,不管是有形的剑、草木竹石,还是无形的剑气,只有借助高深的内力方可发挥最大功效,即“剑”与“气”必须内外兼修。当然,能练到以草木竹石或无形剑气伤人的境界,其内力必然登峰造极。

坚持原创,纯属一得之见,难免见解浅薄,疏漏之处,烦请各位不吝赐教—修身养性云中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