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我們向前一步,病毒就會退後一步

午休時間,魏振華站在單位設置的消毒間外,隔著玻璃細細地打量著室內紫外燈下那些防護用品。

看著,想著,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防護用品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放進去消毒的,如果防護用品還沒有達到消毒時間,就有人進入消毒間,勢必造成交叉感染。

想到這裡,他認為這事不能馬虎。他立即向分管領導報告。分管領導當即來到現場,與他一同分析情況,並提出瞭解決方案,從而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單位領導禁不住表揚他:“每天在這裡進進出出的人不少,唯有你想到了這一點。”


「抗疫一線」我們向前一步,病毒就會退後一步

魏振華是章貢區疾控中心的一名黨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組消殺小組成員,負責病家的終末消殺和指導相關單位開展環境消殺工作。

在他看來,抗擊新冠疫情,上級不可能什麼情況都能想到,只有自己在實際工作中主動地多想一步,邁前一步,才能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疫情防控期間,魏振華共向單位提出了汽車消殺、消毒間管理、流調人員消毒等近10條建議,均被單位採納。

「抗疫一線」我們向前一步,病毒就會退後一步

魏振華說,向前一步,工作就能獲得主動。他所在的消殺小組有11人,都是從各個崗位臨時抽調來的,消殺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在新冠疫情初發時期,他便想到了培訓的重要性。

他經常利用晚上或是午間,組織消殺小組成員培訓消殺知識,怎麼選擇藥物,怎麼配置藥水,現場怎麼操作,怎麼做好防護……他把藥水的配比方法列成一張表提供給組員,使組員一目瞭然。他找來倉庫裡過期的防護衣,讓消殺人員現場練習個人防護。帶領組員在辦公樓進行模擬消殺。現在,這個小組的成員個個都能獨立應對消殺工作。

「抗疫一線」我們向前一步,病毒就會退後一步

“我們主動向前一步,疫情就會向後退一步。”這是魏振華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對病家及病人住過的房間進行終末消毒,是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是與病毒近距離搏鬥的最前沿,也是風險係數最高的一塊陣地。如果做得不到位,將面臨疫情擴散的危險。

1月下旬,一名病人在轉運過程中,發生了嘔吐,需要他們去消殺。他知道,病人的嘔吐物最具傳染性。這時,他主動向前一步,毅然對組員們說,這起消殺由我來做。他一邊迅速與社區工作人員瞭解現場情況,一邊在心裡進行風險評估。到達現場後,他按規範熟練而又謹慎地對嘔吐物進行了處理,對嘔吐物周邊進行了噴藥消殺,完美地處理了這起突發事件。

「抗疫一線」我們向前一步,病毒就會退後一步

“我們靠前一步,病人心更寬一分。”魏振華對此深有體會。

有位病人經過治療,即將出院回家。魏振華知道後,想到病人家進行了終末消殺,病人住院期間,家裡的門窗一直是封閉的,裡面的藥味一定還很重。他馬上與這位病人聯繫,拿到病人家的鑰匙,幫他們打開窗戶通風換氣。另外,還準備了一份告知書放在病人家裡,告知病人回家後要注意的若干事項。

這事看起來小,卻讓病癒回家的人心裡多了一份溫暖。

勵志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說過:“成功者,凡事主動出擊。”在這場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像魏振華這樣,主動向前一步,肆虐的新冠病毒勢必被我們逼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