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图:网络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汪曾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说,“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情感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因此,他的小说总是充斥着浓浓的“中国味儿”。

汪曾祺的“中国味儿”不仅流露在语言上,还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在小说创作上,汪曾祺追求现实主义,以虔诚、恭敬的态度去叙述着人间的美好,用小人物的经历、小人物的悲喜,去诠释中华民族最最质朴的人性和心灵。

而小说中不起眼的群众,也是汪曾祺“中国味儿”的重要载体。群众的言行举止,群众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体现了中国百姓的价值观、道德观。

《大淖记事》中,小锡匠和巧云的爱情经历,在群众的眼中波折沉浮。群众的反应,不经意中展现了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01.对“锡巧之恋”的惋惜,缘于“孝”

小锡匠一表人才,“太聪明,长得又太好看”,是锡匠堆里飞出的金凤凰;巧云美丽动人,引得“一些少年人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

小说中花了大段的篇幅,从正面、侧面描写了小锡匠、巧云的美好,又写了他们的情投意合,他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可群众却认为他们凑不成对儿:

好心的大人路过时会想:这倒真是两只鸳鸯,可是配不成对。

老锡匠也告诫小锡匠,“不要老往淖东头跑”。

为什么他们都这样想?因为一个“孝”字。

巧云是独女,父亲半瘫,她需要招个上门女婿来支撑这个家;小锡匠是独子,家中只有一个眼睛不好的守寡老娘,他需要一个当家媳妇来操持这个家。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在群众眼中,小锡匠和巧云虽情投意合,但绝不会为了卿卿我我而放弃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个中国人都会认这个字,都会去做这件事。

所以,以“孝”为根本的群众,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出发,会认为小锡匠和巧云不能走到一起,为他们感到惋惜。

02.对“锡巧之恋”的维护,缘于“义”

“锡巧之恋”成了悲剧。巧云被有权势的刘号长糟蹋后,小锡匠不嫌弃、不退缩,和巧云成了真正的一对儿。

刘号长带人对小锡匠一顿毒打,逼迫他离开巧云,小锡匠硬抗着,一句话都不说,于是被打“死”了。小锡匠所坚守的,是内心的美、是人性的真。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老锡匠领人和巧云一起救活了小锡匠后,并没有忍气吞声,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带着一帮锡匠去给小锡匠讨公道:

锡匠们开了会。他们向县政府递了呈子,要求保安队把姓刘的交出来。


锡匠们上街游行。这个游行队伍是很多人从未见过的。没有旗子,没有标语,就是二十来个锡匠挑着二十来副锡匠担子,在全城的大街上慢慢地走。


游行继续了三天。

第三天,他们举行了“顶香请愿”。二十来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着,每人头上用木盘顶着一炉炽旺的香。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民有沉冤,官不受理,被逼急了的百姓可以用香火把县大堂烧了,据说这不算犯法。

他们非常严肃,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如果不能成功,他们要烧县大堂。

他们是一群不惹事但不怕事的人。他们心中有着自己坚守的东西——义。

认为正确、公正的事,他们就会去做,即使面对的是强权、无赖,他们也毫不退缩。


在锡匠们看来,小锡匠和巧云虽然不适合在一起,但他们在一起是你情我愿的,并没有妨碍别人,也不是伤天害理的事。反而是刘号长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

锡匠们对于小锡匠和巧云不被生活禁锢、努力追求自由爱情的做法,很是敬佩。小锡匠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他们的子侄、兄弟他们有义务为小锡匠讨回公道。

他们虽愤怒,但不失理智。虽然他们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却没有像刘号长那样直接打上门去。他们选择了符合“义”的做法:

向县政府递呈子,无果;

游行三天,无果;

顶香请愿,成功。

这条规矩不载于《六法全书》,现在不是大清国,县政府可以不理会这种“陋习”。但是这些锡匠是横了心的,他们当真干起来,后果是严重的。

锡匠们的这些做法是有风险的,因为对抗的毕竟是权势。顶香请愿被政府称为“陋习”,可见政府并不是不认同。但他们认为,小锡匠和巧云值得他们这样去做,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他们必须这样去做。这便是“义”之所在!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03.对锡巧之恋的认同,缘于“仁”

小锡匠被救活之后,巧云把他接到家里。周围群众的表现,让人从心里涌出暖意。

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

他们是一群贫苦的人,大娘、大婶家的下蛋老母鸡,也许是孩子补充营养的唯一来源,也许是全家经济的重要来源,可她们心甘情愿地拿了出来,炖给小锡匠补身体。

锡匠们的钱是养家糊口的,他们义不容辞地拿了出来,给小锡匠买人参。

他们看到小锡匠为了爱情可以不顾生命,看到巧云为了爱情可以无视生活的艰辛,心中的仁爱之心被激发出来。

因为这种真挚的、符合人性的自由爱情,是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的。即使生活给了他们苦难,即使现实限制了他们追求真实的能力,他们依然将人性最美好的渴望保留在心中。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因此,大淖百姓打从内心认同了“锡巧之恋”,他们为这对勇敢、坚强的恋人,能够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而心生佩服,为这对恋人能够成功拥有爱情而感到高兴,又因他们出自大淖而感到自豪。

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他们觉得十一子和巧云做的事都很应该,很对。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

这种“喜洋洋”、“热乎乎”的感觉,读者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仁爱之心。

汪曾祺说:“我的小说有一些优美的东西,可以使人得到安慰,得到温暖。”

大淖群众散发出的这种互助友爱之情,正是这种可以使我们感到安慰、得到温暖的东西。这种互助友爱,正是中国百姓心中的“仁”。

小锡匠和彩云,为了自由爱情,为了不可藐视的尊严,斗争得遍体鳞伤。群众们仿佛是自己斗争过了一样,因为小锡匠和巧云是他们中的一员,代表了他们的思想和追求。

群众对锡巧之恋的真正认同,把自己内心的仁爱之心激发了出来。

04.小说里的群众,就是现实中的老百姓

汪曾祺说:"我的小说有一些是写市民层的,我从小生活在一条街道上,接触的便是这些小人物。但是我并不鄙薄他们,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行。"

汪曾祺的小说,之所以说很写实,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在写自己所经历过的、或者听到过的人和事。

《大淖记事》|从群众眼中的锡巧之恋,看中国百姓的孝、义、仁


《大淖记事》里的大淖,就是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就在汪曾琪的老家高邮。里面的故事也发生在大淖,汪曾祺只是做了艺术处理。

因为人物是真实的,所以,《大淖记事》中的群众,就是现实中的老百姓。

小说中的群众所表现出的“孝”、“义”、“仁”,正是中国百姓身上所具备的传统美德。书中所传达的百姓之美,远不止这些,细细品之,方能有所察觉。

读经典的书,写醇美的文。欢迎来到秋澄小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