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玩转五国,绝顶聪明的外交天才

追了许多天《庆余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大结局。范闲作为一个外交使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角光环,借助北齐的内乱,杀了肖恩、解决了沈重、削弱上衫虎、救回言冰云,顺便可以和漂亮的妹子打情骂俏一番,可谓开挂的人生,毫无道理可言。

在历史上,虽然有两军阵前不斩来使的说法,国家之间使者交流也是非常频繁,但使节这个职业,相当具有风险。很有可能会被送到北海牧羊,或者直接被烤了吃掉。即使没有这般的暴力,像是晏子这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难免要被楚王刁难一番。长久以来,使节这个工作是高危行业,也是很难干好的行业。而当一个使者干到极致,像是范闲这样的,顶多算是入门而已。

范闲虽然已经很厉害了,但无非是两国之间。他的背后有强大的庆国,有冷血的鉴察院,还有一个皇帝老爹。这样强大的背景让他的使节道路虽然有些惊险之处,但还没有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而在中国历史上,真有一个厉害人物,玩转了五个国家。

一人玩转五国,绝顶聪明的外交天才

春秋后期图

鲁国的危机

在春秋时期,诸侯并立,国与国之间除了真刀真枪的干仗以外,日常的交往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春秋无义战,但是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与大国之间,他们的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他们时而打仗,时而和好,时而坑对方一次,时而拉对方一把。让这段历史比电视剧还要有趣。

这一年,鲁国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乱子,作为西周的开国诸侯,周公旦的封地,鲁国的底蕴非常深厚,想当初,西周四大诸侯国,鲁国便是其中之一。但很可惜,鲁国作为开国诸侯,开局非常强势,后劲却严重不足,春秋时期没有占据五霸行列,甚至不如郑国、宋国以及中山国,战国时期,更是沦落为三流的小国。如果不是他的祖先叫周公旦,鲁国将成为强国脚下的炮灰。

就这样,鲁国在人畜无害的生存模式下,存在了数百年。虽然没有人愿意 灭亡鲁国,但适当的攻打,依然让鲁国心惊胆战。这次想要对付鲁国的国家,是他的邻居,齐国。

齐鲁大地,是现在山东的称呼,当年的鲁国和齐国,正好瓜分了山东地界,两家虽然是邻居,但因为距离太近,产生不了美,产生的只是争端。很无奈,齐国比鲁国强盛很多。

面对着鲁国的危机,孔子极为震惊,因为这是孔子的老家,“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在孔老夫子的允许下,一个嘴炮王者子贡,闪亮登场。

读过论语的朋友,大概不会忘记孔子的这个弟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子贡可以算是贤者之中的翘楚。而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可以把学问用在乱世中。

一人玩转五国,绝顶聪明的外交天才

孔子像

子贡面临的问题

现在,子贡必须分析自己以及鲁国面临的问题。问题很简单,鲁国国力弱,打不过齐国,一旦开战,就会有亡国危机。于是,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如何让齐国不打鲁国。

兵法云: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虽然子贡不懂什么兵法,却眼光独到的分析出个中关键。想要解决齐鲁之间的矛盾,绝对不能单纯的在齐鲁之间周旋,子贡开始为了鲁国奔波。

子贡以上大夫的身份,第一个目标是想要攻打鲁国的齐国。而这个齐国,虽然姓姜,实际上已经是田氏的天下,如今,征讨鲁国的掌权人名叫田常。

见到了田常,子贡开门见山,说道:“鲁国城墙低,国力弱,实在是很难打下来,你不如讨伐吴国,吴国城高池深,兵戈强盛,打起来比较容易。”听到这话,田常差一点就炸了锅。其实不光是田常,就连吃瓜群众,也会觉得荒唐。国力弱,防御弱的小国,反而难打,这是什么道理?

看似子贡的确昏了头,但仔细想想,这才知道子贡的高明之处。虽然子贡是以使者身份来见的田常,但毕竟是敌国之人,田常又位高权重,子贡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把利害关系全都罗列出来,而是要让田常有听下去的欲望。打破僵局的方法有很多,开门见山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但对于势在必行的田常而言,开门见山很容易适得其反,唯有让田常产生兴趣,才是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

果然,田常的兴趣被勾了起来,哭笑不得的田常虽然觉得子贡荒唐,但也想听一下,这荒唐言语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妙处。看到田常上了套,子贡这才不慌不忙,道:“我知道,你要独领朝纲排除异己,但你的危机不再外面,而在内部,你打一个弱小的鲁国,可以说是唾手可得,得到的土地也是齐国的,你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再者说,打弱国也不会让那些发对你的人有所消耗。还不如打吴国,打赢了是一个大功劳,就算打不赢,也可以削弱异己,异己削弱,齐国不就是你的天下了?所以说打鲁国难,打吴国容易。”

田常瞬间明白了,子贡所说,忧在内者攻彊,忧在外者攻弱。果然很有道理,这可是借刀杀人排除异己的妙计,可自己都已经开始准备打鲁国,这再要打吴国,说不过去。这时候,田常已经进入子贡的圈套之中,而吴国,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子贡的棋子。

一人玩转五国,绝顶聪明的外交天才

吴越形势

子贡的第二步妙棋

子贡第二步棋,下在了吴国。田常忧虑伐吴毫无依据,而子贡到了吴国,需要做的就是让吴国和齐国的战争能够顺利进行。但吴国面临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吴国作为东南的强国,却偏安一隅,势力范围不过是江苏浙江一带。吴国的君主夫差也并没有想要问鼎中原的野心。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吴越的战争,已经经历了两代人,仇恨越来越深。在夫差的手里,吴国达到全盛状态,而越国已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夫差并不是不想要问鼎中原,但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先要解决越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然后问鼎中原。但他的计划,被子贡打破。

子贡言论的关键点,依然只有一句话: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彊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彊齐。

这个言论,自有一番高明之处,如果把田常比作需要争夺家产的富N代,那么夫差就是白手起家的暴发户,对于暴发户的心理,子贡非常了解。首先,暴发户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已经有钱了,不再是那个穷酸。其次就是,要挣更多的钱。子贡对于夫差的心理拿捏的非常准,同时,也在非常贴心的解决夫差想要灭越的心结。

夫差虽然很想获利,但更想灭越。子贡却等不了,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吴国不出兵,齐国和吴国的战争就不可能发生,鲁国也就完了。于是,子贡祭出大招,他的理由非常合理。那就是越国已经很弱了,灭越是分分钟的事情。可齐国灭鲁,也是分分钟的事情。等你灭了越国,齐国也灭了鲁国,那一切都白费了。

就这样,子贡满心欢喜的结束了这次对话,顺便坑了吴国。按道理说,事情到了这里,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吴国只要出兵,齐国和吴国的战争必然打响,鲁国就有了一线生机。但子贡想的更加深远,那就是,无论吴国取胜还是齐国取胜,他们都有能力一举灭掉鲁国。如果要想让鲁国更加安全,就需要另外两个国家加入,第一个国家叫越国,第二个国家叫晋国。

出使越国,是受了吴国夫差的委托。因为吴国需要越国表忠心,而表忠心的方式就是加入北伐的行列。但子贡却玩了一个无间道,他开始自己绝妙的表演。

首先,子贡向勾践透露了吴国想要灭亡越国的计划,这个重磅消息,的确把越国勾践吓了个半死。随后,子贡告诉勾践,现在吴国北伐,必定要和齐国晋国鏖战,等到两败俱伤,就是你灭吴的好时机。现在你的任务就是,表达对吴国的忠心。表忠心的方式就是派兵。

这是一步非常险的棋。因为越国如果需要表忠心,就必须出足够的兵力,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这些越国的士兵,必然会被吴国当成炮灰,一旦越国失去了这支部队,就不可能从后面牵制吴国。于是,子贡开始进一步谋划,一定要让夫差放松对越国的警惕,同时不让越国派兵。好在,这时候的夫差,已经将子贡当成了自己人。而这个自己人,给吴国出了一条妙计:

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

这条妙计分为几个步骤,第一,允许越国出兵,第二,不用让勾践参加,第三,接受越国的贿赂。这三个步骤,步步将吴国至于死地,不但让夫差放松警惕,更让夫差失去了挟持勾践控制勾践士兵的机会。而勾践的士兵却可以大张旗鼓的做好北伐的准备,只是进攻的目标,不是齐国,而是吴国。人们只知道勾践灭吴,却不知道,真正坑死吴国的,是孔子得意门生子贡。

一人玩转五国,绝顶聪明的外交天才

孔子弟子子贡

神来之笔,巧妙绝杀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谨慎无比的子贡,开始最后一步棋。这步棋,似乎是一步闲棋,却是所有计划的保障,这步棋,要下在晋国。

为了鲁国的安全,子贡已经把齐国、吴国、越国全部拉了进来,却依然不放心。所有不放心,依然源于鲁国。吴国有了越国来限制,那么齐国呢?子贡只分析了,如果吴国击败齐国,越国乘虚而入,迫使吴国回兵,鲁国自然安全,但如果齐国击败吴国,越国同样能乘虚而入,那么,谁能限制齐国,一旦齐国乘胜追击,鲁国还是一死,所以,无论齐国还是吴国取胜,都必须找到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在关键时刻出手,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于是,子贡想到了利用晋国来限制齐国。晋国和鲁国并不接壤,和齐国接壤,因此,他对鲁国威胁不大,对齐国的威胁很大。用晋国看住齐国,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从鲁国出发,北上齐国,南下吴越,西抵晋国,子贡马不停地游历了五个国家,各国都在子贡的游历中,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齐国被吴国打了个打败,晋国在关键时刻出手打废了吴国。当吴国惨败之时,越国突然发难,直接灭了吴国。史料记载: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后人只知道苏秦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而一百七十多年前,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却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国运,可谓绝顶聪明的外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