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蕴含了什么道理?

农村之中所流传的俗语,这些俗语看似并不起眼,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屑去了解,但是这其中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说起纸做的花,很多人都会用纸折花,用纸折的花除了能保存地久一点以外,连盛开凋谢都做不到,更别说结果了。而蜡做的灯芯如果靠近火的话,肯定要被烧成蜡油,换句话说就是会死的啊!

农村俗语“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蕴含了什么道理?

它的前半句是“纸做花儿不结果”,其大致意思为:表面做得再好看也是没用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存在,假的东西永远都不可能成真。

这就好比我们平常在工作之中,有些领导只知道说一些大道理,在实际业务操作上面根本就不懂,一旦遇到业务上的问题去请教的时候,那就非常尴尬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学会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我们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那一章回,且说这个孙猴子看这个白骨精怎么看怎么都是白骨精,就算这个糊涂至极的唐和尚一时被这白骨精化成的死人给骗过去了,加上还有这一个每次都会闲不住的猪呆子在一边煽风点火,但这个章回的结局依然是这孙猴子和着糊涂的和尚不计前嫌,臭和尚爽快地认了错,自然就告诉了我们假的东西总有弱点

农村俗语“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蕴含了什么道理?

其实它的后半句堪称经典,“蜡做芯儿近不得火”,其大致的意思为,在遇到自己所不能解决的事情,一定不要选择逞强,不让到头来只会是自讨苦吃。

这就好比很多年轻人,他们在亲人或是心上人面前,或许都会逞强的去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恰巧是他的能力范围所不能承受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到后面只会是让自己丢脸,所以一定要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指的就是我们要尽量避开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这里我就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位演讲者,名字我已经不太记得清了,但是他是一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说实话演讲功底相对于其他演讲者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是他爱他的事业啊!

于是他在他的演讲上会科普他的专业知识,只是浅显的涉及到的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不太容易遇到的一些新奇的事物,虽然他不是最后的冠军,但是他给好一批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农村俗语“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蕴含了什么道理?

如果只是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勇士而缺了个脑子的话,执意要以自己的蜡之身去靠近火,那便只能等死了。

做人做事一定不要逞强,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这样的方式才是胜利之道。表面的光鲜亮丽,冲动的执意逞强,都不如实实在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