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宁夏文化的传播,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的。

有文字记载的宁夏地方志是从元朝编撰的《开城志》,可惜并没有遗存。现在能够查到的最早文献成书于明朝。

那么再往上追溯,文化的传承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对于文化而言,如果缺少了国家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字传播,就会繁荣民间文化的口口相传。

民间文化的兴起

最早的宁夏文化传播方式——石刻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繁衍生息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用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太阳神崇拜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西夏文以及人物头像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跳舞祭祀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狩猎场景

宗教文化的传播

宁夏宗教文化盛行,有许多佛教、道教、伊斯兰文化的建筑遗存。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青铜峡108塔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中卫高庙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平罗玉皇阁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须弥山石窟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南关清真寺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纳家户清真寺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同心清真寺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宁夏北武当庙

宁夏花儿——民间的生活史诗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

说到宁夏花儿,就不得不说“西北歌王”王洛宾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王洛宾

1938年,王洛宾萧军一行被连日大雨阻隔在了六盘山下的一家车马店里。百无聊赖的王洛宾不时哼着歌儿打发时间,店伙计对王洛宾说:“我们老板娘也有一副好噪子,唱一手好花儿;她的歌声一出口,就连山雀都屏气静听。”王洛宾感到惊喜,又觉怀疑,便让伙计请老板娘来唱上几句。

老板娘酷爱歌唱,花儿唱得远近闻名,因额头上有处梅花状的印记,认识她的人都称她为“五朵梅”。此时,“五朵梅”唱起了当地的“花儿”, “花儿”曲调抑扬顿挫,歌词自然纯朴,夹带着大西北浓郁的生活气息。一曲终了,又是一曲,王洛宾惊呆了,没有想到“五朵梅”的嗓音是那么的清亮而富有韵味。王洛宾感悟地说了一句话——“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

一次六盘山下与“五朵梅”的邂逅,向往西洋音乐的王洛宾就这样被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所征服,从此与西北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花儿广泛地展现着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多侧面地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不但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表现水平,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珍贵的史料性。

宁夏乐器

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

泥哇呜,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间乐器,属边棱气鸣乐器。在宁夏当地对该乐器有不同的称谓,有称泥吹吹、吹吹子、泥箫、泥娃娃、啊欧子,泥牛埙和牛角箫。在固原地区有称谓“哇呜子”,这件乐器尤以在西海固一带最为盛行。泥哇呜由土制乐器演变而来,因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泥哇呜

咪咪,是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汉等族的双簧气鸣乐器。制作简便,吹奏容易,用于独奏、伴奏,音色柔和、优美,深受人们喜爱。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咪咪

口弦又称口弦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

你所不知道的宁夏,一个被“遗忘”的省市(四、文化的传播)

口弦

宁夏文化,在民间兴盛,多表现出生活化的一面。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又通过绘画、歌曲、音乐、建筑等形式传承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