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也要了解自己的愛車——驅動系統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長期生活在城市,對自然的嚮往就越來越強烈起來,那麼自駕遊就是最佳的出遊方式。說道自駕遊,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對自己的汽車有足夠的瞭解,才能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完成一場說走就走的開心旅程。

這篇文章咱們說一說車子的驅動方式。

按照動力分配來分,車子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

兩驅車繼續分類:分為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驅動(RR),中置後驅(MR)。大家常見的車型前置前驅車型較多,比如軒逸,朗逸,雅閣,邁騰,等等,後驅車型比如寶馬3系,寶馬5系,奔馳C級,五菱宏光等等。前置後驅,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驅動形式,前輪負責轉向,後輪負責輸出動力,相較於前置前驅,在啟動,加速,爬坡時,驅動輪會附著更大的摩擦力,各項指數優於前置前驅車型。同事前置後驅車型,具有良好的操控穩定性和形式平順性,也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所以豪華車更多采用前置後驅這種驅動形式。

自駕遊也要了解自己的愛車——驅動系統

按照這個分類,五菱旗下的兄弟,絕對是高血統產物。

四驅車繼續分類:分時四驅,全時四驅,適時四驅。

分時四驅:是一種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前手動選擇的四驅系統,駕駛員可以根據路面情況作出最佳的選擇,這種形式的四驅常出現在一般越野車和四驅SUV上。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切換,既保證了通過性,有保證的經濟性。公路上使用兩驅更經濟,在雨雪路面時,增強車輛附著力和操控性。

全時四驅:不需要人為介入,一直保持在四驅狀態的驅動形式。行駛時發動機會把動力按照50:50分配給前後輪。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車身更穩定,尋跡性更好,操控更好。但缺點也很明顯,費油。

適時四驅:採用適時驅動系統的車輛可以通過電腦來控制選擇適合當下情況的驅動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車輛一般會採用後輪驅動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的情況,電腦會自動檢測並立即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前排的兩個車輪,自然切換到 四輪驅動狀態,免除了駕駛人的判斷和手動操作,應用更加簡單。不過,電腦與人腦相比,反應畢竟較慢,而且這樣一來,也缺少了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駕駛樂趣。 在面對汽車市場裡形形色色的車輛、貨比三家時,別忘了仔細地考慮一下自己的實際需求。在討價還價的同時,認真地研究一下車輛的驅動系統和越野性能,選擇合適的驅動方式才能使你選擇的愛車更適合你的需要。

混合四驅:這是一種彌補兼時與適時長短處的驅動形式。駕車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地變換靜液傳動或者適時傳動方式

自駕遊也要了解自己的愛車——驅動系統


自駕遊也要了解自己的愛車——驅動系統


再說回自駕遊,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車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