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總是三心二意,真的是“多動症”惹的禍嗎?

對於家長而言,孩子缺乏專注力是個相當令人頭疼的事情。做事情總是不專注,寫一會作業摸一下玩具,好不容易消停了會又喊著要玩手機看動畫片。不論是訓斥還是好言相勸,根本入不了孩子的耳,只能把一切歸於孩子是受了“多動症”的影響。

而著名作家拉德威爾在其著作《異類》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非凡卓越,並非是超人一等,而是當一個讓人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專注一萬小時,必然可以取得成功!”可想而知,專注力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而很多家長對於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也感到很頭疼,找不到方法對症下藥,只能治標不治本。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抓住力呢?

第一,首先家長應該做好榜樣。很多家長在陪孩子時同樣不專注,一會玩玩手機,一會東忙西忙。或者人在心不在,對於孩子的疑問敷衍了事,從而也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做為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全心全意關注孩子的舉動。由此,孩子在做事時才會更有安全感,自然會更加專注。

第二,試試給孩子制定規矩。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沒給孩子定規矩,做事自然隨心所欲,毫無章法。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律的生活作息,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寫作業,幾點看電視,幾點睡覺等等。可能一開始執行會比較難,但若能堅持下來,孩子的專注力無形中會得到穩步提升。

第三,每次只做一件事。做為家長不可操之過急,不能總是催促孩子趕緊完成好去做下一件事。殊不知這樣只會導致孩子無心解決現在的問題,跟著家長匆忙去解決下一個問題,滿腦子只想著趕緊完成,自然達不到專注度。日常生活裡,不論孩子做題還是吃飯等等,家長都應該支持鼓勵孩子先專心把當下的事情做完並做好,之後再進行下個動作,提升專注度。

第四,別打擾孩子。家長們尤其喜歡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去“湊熱鬧”,比如孩子看故事書時湊過去問孩子書本上講了什麼,孩子玩玩具時問孩子媽媽能不能一起玩呀?孩子畫畫時自己也忍不住去畫上兩筆,卻不知道這是在打擾孩子專注力的表現!當你在孩子沒有邀請的情況下自行加入,會打斷孩子對某件事的好奇心和專注力,打破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打擾,才是對孩子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第五,切勿過度要求。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作為家長不可一味追求高質量,比如要求小學的孩子做出初中的題,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當孩子發現自己無法完成,會在心裡形成巨大的壓力,加上家長的嚴厲批評,自信心更是大受打擊,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繼續做題。

第六,學會利用遊戲。並非所有的遊戲都是無腦的,家長們可以利用合適的遊戲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其中引導孩子堅持,專注於遊戲。日常中有很多遊戲非常適用於此,比如“圖片找不同”、“大聲朗讀”、“聽錯音”、“數字復讀機”、“聽音拍手”等,這些遊戲都有助於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可每日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聯繫,長久以往,相信必有意外收穫。

做為家長,別再一味憂心孩子是否患了多動症,而是要從生活中發現孩子不專注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到正確的解決方式。也許,只需從身邊的一件小事做起。下一期,我將給大家分享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分析能力,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