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京華煙雲》,淺析姚木蘭中國母親的形象


看《京華煙雲》,淺析姚木蘭中國母親的形象


木蘭和蓀亞結婚之後,一共生養了三個孩子,大女兒剛滿週歲的那一年,革命爆發,所以她取名為阿滿,第二個是個兒子,取名為阿通,來源於陶淵明的《責子》詩其中兩句“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第三個女兒,取名為阿眉。

阿滿的樣貌和木蘭很相似,和最小的妹妹阿眉相隔也是九歲。她敬愛母親,性格也像極了母親,自小就很懂事,很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在她十五年的短暫的生命中,過得幸福快樂。她生命的消逝,也和她的名字有點關係,她的名字因為革命而起,生命也因為革命而亡。小小年紀對國難有了深刻的認識,一個不愁吃穿的大家小姐,為了國家受苦受難的百姓,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願意儘自己小小的力量去為國請命,為民吶喊,參加遊行示威。只可惜,軍閥的槍口並沒有對這位少女有絲毫的憐憫,更無視她為國為民的一片赤誠,毫無人性地朝她開槍。阿滿死了,生命終結在十五歲。

阿滿的死,給木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一段時間精神錯亂,大病了一場。她是個母親,孩子是她的一切,對她而言,孩子活著比任何事都重要。阿滿死了,當成了英雄,學生組團前來參加女兒的喪禮,木蘭嚴厲地拒絕了,她不願意女兒當成英雄被人宣揚,她只想女兒當個普通人好好地活著,同時告誡莫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參加什麼公眾活動。失去女兒的痛苦讓木蘭對京城的繁華喧鬧產生了厭倦,她想避世,放棄一切,到安靜的地方過日子。

木蘭還有兩個孩子,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想著怎樣保護剩下的兩個孩子。但是,世事變化莫測,戰爭再一次讓她面臨了兩難的抉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的第十天,七月十七日,蔣介石向全國廣播抗戰到底的國策。

木蘭的兒子阿通決定參軍抗戰。木蘭陷入了痛苦之中,她捨不得兒子,她已經失去了一個女兒了,無法再承受失去兒子的打擊。阿通知道父母的心情,只可惜他和死去的阿滿一樣,也有著執著的愛國之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木蘭和蓀亞對孩子的教育始終是以愛國為基礎的。其實夫妻二人沒有刻意去做,只是家裡的環境就是如此。立夫,莫愁,阿非,寶芬,凡事能沾上關係全都是在為國家做事的人。阿通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愛國之情早已深扎心中。姐姐的死並沒有使他畏懼,退縮,反而讓他更加堅定走這條路。“我要去從軍。國家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我一定要為國家做點兒事。”他滿腔熱血,一心報國,等不到父母點頭答應,留下一封信就踏上了沒有止境的報國之路。內容如下:

父母大人尊前,敬稟者,兒已從軍。念及國若不存,家有何用?若為人子者皆念父母兒女之私情,中國將如何與日本作戰?祈勿懸念。不驅倭寇於東海,誓不歸來。

兒 阿通

從此之後,木蘭只能從書信中得知兒子的消息。她天天盼著兒子的信,盼著兒子回家,但是她也知道,戰爭不結束,是沒有機會看到兒子的。


看《京華煙雲》,淺析姚木蘭中國母親的形象

姚木蘭是浪漫和知性的結合體,具備中國女性各方面的優點,趙雅芝的形象頗符合原著。


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滔天大罪。木蘭聞訊預感到杭州也非安全之地,帶著女兒阿眉和丫鬟錦兒在一家修道院裡避難。儘管一躲再躲,還是沒有躲過滅絕人性的日本兵。

阿眉險遭日本兵毒手,木蘭為了保護阿眉,拼死和日本兵搏鬥,差點丟了性命,險些被抓進大牢。逃過一劫後,木蘭給兒子阿通寫了一封信,把阿眉的遭遇告訴了他,最後憤怒地寫道:“不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誓不停戰!”

十二月二十九日早晨,木蘭全家和丫鬟錦兒一家撇下了家,往中國內地逃難。逃難的隊伍越來越大,四千萬的中國同胞寧願拋棄自己的家鄉,南下逃難,都不願意做日本人統治下的亡國奴。他們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抗戰,犧牲了所擁有的一切。

逃難的路上,困難重重。

木蘭看到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在死去的母親身旁啼哭,她和蓀亞沒說一句話,一起把孩子抱在放行李的車上。

看到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帶著她九歲的弟弟乞討,毫不猶豫地收養了。

一位逃難的女人生產,木蘭上前幫忙,女人順利地生下了嬰兒,並且祈求木蘭收養剛剛出生的嬰兒。木蘭收養了嬰兒。同時把自己在杭州的住址告訴了女人,讓她在戰爭結束後再來領回孩子。

車伕看了都笑道:“現在兩天之中您就撿了四個孩子。若按這個快慢推算,您很快就會收養到一百個了。”

木蘭雖然說這是最後一個,但是她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她要把中國人的血脈傳下去,不管是誰家的,只要是中國人的孩子,她就會用心撫養。為了國家的未來,她把唯一的兒子送上了戰場,為了國家的血脈,她收養著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只因為他們是中國人的孩子。在那個年代,木蘭的行為絕不是個例,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她這樣的中國母親在,所以妄想滅亡中國的日本人永遠殺不盡中國人。

一路上,一車車的軍車從大道上經過,那些士兵站得威風凜凜,向老百姓招手,他們和逃難的百姓逆行著,義無反顧地走向炮火連天的戰場,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守護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都是正處於大好年華的年輕人,卻毫不吝嗇生命,慷慨激昂,高聲唱道:

上戰場,

為家為國去打仗。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鄉。

遠途逃難的百姓停下腳步,目送著士兵,一起高唱著。木蘭熱淚盈眶,她放下了做為普通人的世俗的負擔,感到了深深的解脫。戰爭讓一切都平等了,她不再是北京城大戶人家身份尊貴的女兒,而是千萬個逃難者中的普通的一員。

在逃難中,木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是傳承,除了傳承中國的血脈,還有中國的歷史。只要有時間,她就會給身邊的孩子講述她所經歷的事,從十二歲那年逃難開始講起,那些都已經過去的事,死去的人,只要她能想起的,一件一件地說給孩子們聽。蓀亞,錦兒也加入進來,一起講述著過去發生的事。孩子們靜靜地聽著,將動盪年代,中國大地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深深地記在心裡。等他們長大了,再講給身邊的孩子聽,歷史的真相就會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印證在時光的長河裡,永不磨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