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财务造假的警示: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4月2日晚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明星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这一黑天鹅事件令举世哗然。公司公布调查显示,其COO刘剑以及部分员工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人民币。同一时间,瑞幸股价暴跌,盘前暴跌85%,开盘20分钟内三次熔断。此番严重造假,瑞幸后续可能面临一系列的调查、索赔与追责,公司的生死前途未卜。

瑞幸财务造假的警示: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融义研究认为,瑞幸造假事件影响影响重大,除了瑞幸自身因此存在倒闭破产风险外,瑞幸给所有中概股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给中国企业在全球的信誉也都带来负面影响。瑞幸“光环”的遽然褪去再次表明,诚信是企业生存的的基础,也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没有脚踏实地经营支撑的企业,在人性贪婪与资本风口下不管如何“速生”与“膨胀”,最终都只是沙滩上的城堡。


注水的咖啡 瑞幸“奇迹”光环褪去


曾经瑞幸咖啡被称之为“奇迹”, 从公司成立到IPO不到两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上市之前瑞幸完成四轮融资,估值不断水涨船高。2018年4月,瑞幸咖啡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一年后的2019年4月18日,瑞幸宣布完成了1.5亿美元B+轮融资,由贝莱德所管理的私募基金领投,投后估值高达29亿美元。从其上市前的融资轨迹来看,其融资速度堪比火箭,平均三个月就完成一轮融资。


而在上市之后,瑞幸咖啡继续创造“奇迹”, 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18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大涨19.88%,总市值47.4亿美元。随后在两个季度“靓丽”的财报数据下,瑞幸咖啡的市值最高一度超过100亿美金,超过在美股上市的90%以上的中概股公司。


本来高高在上的“明星”股的突然倒下,看似突兀,但其实早在两个月前,瑞幸崩盘就开始露出端倪。


春节期间,一份长达89页、针对瑞幸咖啡的未具名报告在网上流传。做空报告的细节相当让人震惊:报告作者称,组织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调查员,收集了25000多张小票,进行了1000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并且收集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发现瑞幸是个大骗局。


国际空头公司“浑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认为这项报告是可信的,所以做空瑞幸。消息一出,瑞幸盘中大跌24%。当时,瑞幸连忙发布一份SEC文件,对报告中包含的误导性和虚假指控,坚决否认报告中的所有指控,但回复内容却有些苍白无力。之后瑞幸的确扛住了下跌,并一度被股东称为“国货之光”,让做空者空手而归。如今,这一反转却让所有股东哑口无言,甚至走上追债之路。

瑞幸财务造假的警示: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瑞幸自曝财务造假的消息影响不单单是自身,正如海通国际甚至直接指出,瑞幸是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却让所有中概股陪葬了。截至周四美股收盘,中概股里,瑞幸咖啡绝对领跌,而寺库、信而富、尚德机构、蛋壳公寓、人人、蔚来等超50家中概股跌幅明显。


诚信是基础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瑞幸创立以来,一直靠高速开店扩张和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在运作,又由于其募资以海外机构为主并在美上市,以至于不少人调侃瑞幸“是割资本主义的韭菜,卖良心咖啡给国人喝”。


然而,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正如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瑞幸给所有中概股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或将引发一场对中国企业的信誉危机。这无疑会对中国创新股会带来负面印象,连锁反应还在后边。所有中概股、在华投资的美元基金都将被这杯“注水的咖啡”影响。


根据美国法律,对于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和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要判处10年到25年的监禁,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此外,审计机构(瑞幸的审计为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也可能会涉嫌犯罪,可能要面临严格的举证责任。

瑞幸财务造假的警示: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融义研究注意到,也有报道指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造成的门店关停是压垮瑞幸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死对头”星巴克宣布中国业务Q2损失4亿美元的同时,瑞幸咖啡此前硬气地表示疫情对公司影响不大,并丝毫没放松优惠券的发放力度。然而,线下场景作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重度依赖线下的瑞幸最终未能幸免于难,在营收停滞的情形下,还得负担高额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等多项支出,这让本就因烧钱扩张承受着资金重压的瑞幸终于被引爆。


对于瑞幸接下来将何去何从,后续可能会有三种走向:第一瑞幸咖啡将遭遇集体诉讼;第二瑞幸咖啡的相关负责人,不仅仅是目前抛出来的几个,都将面临被监管调查;第三,瑞幸咖啡或将被强制退市,就像之前的安然一样。


融义研究认为,诚信是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任何企业蓄意的造假和欺骗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很多新创企业不注重脚踏实地,而是急于“赚快钱”,忙着“赶风口”,最终潮水退去才被发现是在裸泳。不管后续状况如何,瑞幸财务造假“脓疮”必须彻底调查公之于众,相关责任人必须承担责任并接受处罚。如果瑞幸能够在危机中刮骨疗毒,或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毕竟门店还在,员工还在,中国市场还在。公司赖以起家的经营模式,以后是否还能维持,是决定瑞幸未来生死的关键。


同时,瑞幸事件也将深远的影响一级市场投资。未来,所有超速发展、持续烧钱的公司,其商业模式都会面临机构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严苛审视,同时“迅速包装”IPO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就家庭资产的配置而言,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拐点还未到来,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和金融黑天鹅事件容易引发连锁反应,一些经营本身存在隐患或者财务基础不牢的企业也容易在危机中“爆雷”,所以投资者当前应该继续将谨慎与避险原则放在首位,静待疫情拐点与经济企稳的时机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