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陣亡25000人,經濟損失2萬億,這場戰爭徹底打醒了中國軍隊

1990年,剛剛經歷了兩伊戰爭的伊拉克,再次發展的兵強馬壯,隱隱有成為中國東霸主的趨勢。當時,薩達姆為了免除在兩伊戰爭中欠下的高額債務,完成領土的擴張,奠定中東霸主地位,決定對債主科威特實施全面佔領。9月,科威特戰爭打響,擁有數十萬大軍的伊拉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入侵併佔領了科威特全境。

42天陣亡25000人,經濟損失2萬億,這場戰爭徹底打醒了中國軍隊


伊拉克的蠻狠做法很快遭到聯合國的指責,尤其觸犯到北約團體的利益。為了遏制薩達姆的野心,次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正是這場戰爭,首次刷新了世人對戰爭的認知。要說當年伊拉克的軍力,不可謂不強。憑藉著雄厚的石油資源,薩達姆從蘇聯、歐洲等多個國家引進了大量的先進主戰坦克、步兵戰車、戰鬥機、火炮,軍隊的規模更是高達數十萬。當時的伊拉克,自詡為“世界第三強國”,實力之強大可見一斑。

42天陣亡25000人,經濟損失2萬億,這場戰爭徹底打醒了中國軍隊


然而,就是如此強大的伊拉克,在面對北約聯軍的圍剿時,卻表現得毫無還手之力,僅僅堅持了一個多月就宣佈投降。原因就是美軍首次將精確打擊、信息化作戰應用到戰爭中。

42天陣亡25000人,經濟損失2萬億,這場戰爭徹底打醒了中國軍隊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大量的高科技、信息化武器。在戰爭伊始,美軍的電子戰機就干擾了伊拉克的GPS等通訊系統,使伊拉克軍隊的指揮體系徹底癱瘓。隨後,美軍用遠程打擊手段將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大規模摧毀,為戰鬥機空襲掃平了最後的障礙。當北約戰機發動大規模空襲時,伊拉克空軍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摧毀在機場,唯一的反擊手段只剩下防空火炮盲目射擊,但戰果卻寥寥無幾。在整場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幾乎成了北約空軍的活靶子,被成片收割。

42天陣亡25000人,經濟損失2萬億,這場戰爭徹底打醒了中國軍隊


整個海灣戰爭,從美軍宣戰到伊拉克戰敗投降,僅僅用了42天的時間。在巨大的戰術、裝備差距面前,北約聯軍僅僅陣亡了223人,伊拉克軍隊的陣亡人數卻高達2.5萬人。海灣戰爭堪稱是一場教科書式的現代化戰爭模版,它對後世的國際秩序、軍工業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所展示的高科技條件下的作戰新理念,更是讓當時的中國軍隊猛然警醒,也進一步加快了我軍現代化進程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