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千年潍水

手艺之都

2010年11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

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你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


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

潍坊核雕、诸城古琴、老猫花灯……

等潍坊非遗项目驰名海内外

并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的广泛关注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是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你知道吗?它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主要保护对象是什么呢?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2010年11月设立的。由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对象,为其划定范围内的与潍水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特别是潍水农工商贸文化中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水文化是传承什么文化?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保护区在历史上属“海岱文化圈”,是齐文化继承与传播的中心区域,自古以来重文尚武、规制从礼、文化开放、传承有序,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和浓郁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

潍水文化融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半岛型复合性文化特点。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范围是指哪里?

保护区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以潍坊市行政区域为地缘范围,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21平方公里,人口937.3万人。

保护区内现有国家森林公园 7 个,国家湿地公园 10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9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不可移动文物51.9万件套。

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76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22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54名、市级289名、县级1273名。

建立各级非遗项目传习所(传承基地)285个,其中潍坊市级以上非遗传习场所75处,传承示范基地14处,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29处;获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3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6处。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保护区设立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领导机制,成立保护区建设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潍坊市和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

保护区在项目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制度制定、机制形成、与现代生活融合接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配套资金包括潍坊市级和各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逾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资金约250多亿元。

保护区初步呈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社会景象,探索形成了个性鲜明、富有潍坊特色的保护区“1344”建设模式,即“制定一个建设路线图,即总体规划(一轴、两翼、十片区:

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汶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和与其相连的10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域),树立三个建设理念(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搭建四个保护平台(非遗传习、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实施四项传承工程(传统工艺振兴工程、乡村文化传承工程、校园非遗职业教育工程、“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以来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保护区内开展了潍坊民间传说创作年画大展、中国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海峡两岸非遗博览会、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潍坊分会场、“千年潍水·手艺之都”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成果展、“潍水文化之旅”公益性体验等活动,打造了集项目展示展演、民众休闲娱乐、产品交流交易、文化创意研发、非遗传习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十笏园非遗空间。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事记

●2010年11月,经文化部批准,在潍坊市设立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区域为潍坊市全境。

●2011年4月,举办第四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暨潍水文化展,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

●2012年12月,《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2013年5月获文化部批准实施。

●2013年9月,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三五”模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选为“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2014年6月,《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之一。

●2015年6月,文旅结合、传保并重——青州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2014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2015年12月,“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44建设模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2016年6月,“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被评为山东省2016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2017年11月,《非遗校园职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创新探索》与《“三位一体”乡村文化传统激活与传承创新实践》两个项目获得“第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创新奖”。

●2018年6月,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12月1日,由潍坊市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欢迎您

●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见人见物见生活

●弘扬潍水文化 共享美好非遗

●永远的家园——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努力建设“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让创意梦想不断飞翔——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积极实施《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深入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让潍坊非遗活起来、美起来、传下去

●传承文明薪火,守望精神家园——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传承文明薪火,守望精神家园

——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

欢迎您!


@潍坊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咱这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