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產業,釋放3個信號,開發商的“套路”又變了?

近段時間,關於2019年的房企年報的公開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此消息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其中有很多專業術語生澀難懂,不過大家只需要關心跟自己有關的幾個指標就可以了。這雖然是去年的總結,和現下的發展沒有太多聯繫,不過大家可以從中發現房地產業發展的規律,並且以此作出正確的決斷。2019年的年報透露出了今年房地產業發展的幾個信號,不知道大家看出來了嗎?

2020年房地產業,釋放3個信號,開發商的“套路”又變了?

1、房企呈現分化態勢,銷售增速明顯放緩

據年報顯示,2019年的房地產業整體銷售增速較前兩年有了明顯的放緩趨勢,不止是一些中小型企業生意差,就連一些房地產業龍頭企業也面臨著這種尷尬局面。而且這些頭部房企之間出現了分化態勢,各個企業之間的差距也在慢慢被拉大。可以預見,經歷了此番疫情影響之後,這種差距會被拉得越來越大。

2、房企利潤率下降,市場紅利不再

其實這些年來房價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程度的飛漲,和炒房行為脫不了干係,不只是一二線城市有炒房客的存在,就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也被炒房客攪得烏煙瘴氣。不過在“住房不炒”的定位被提出來之後,房地產業整體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2020年房地產業,釋放3個信號,開發商的“套路”又變了?

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屬於房地產市場的紅利已經不再,雖然需求量依然存在,不過像過去那種大規模擴張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且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房企的利潤率持續下降,盈利能力也大不如前。雖然房價一直在漲,不過各項成本也一直在上漲,而且隨著土地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如果房價高得離譜的話,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買,除去各項成本,開發商到最後根本就賺不到多少錢。

3、房企普遍謹慎拿地,保守制定業績目標

雖然2019年的房地產業情況不太理想,但至少要比2020年的情況好太多。政府並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對樓市調控放鬆多少,反而堅持“住房不炒”不動搖,所以房企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只能採取保守的營業方式。他們除了面臨銷售難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堆債務等著被償還,為了拯救資金鍊,就連頭部房企也只能小心了再小心。由於土地價格普遍偏高,所以在拿地方面只能謹慎,不賺錢的地絕不拿,各大房企在2020年的關鍵詞或許是“保守前進”。

2020年房地產業,釋放3個信號,開發商的“套路”又變了?

在從前,開發商拿地建房或許是遍地開花的方式,因為怎樣都不可能虧錢。不過由於經濟情況緊張,購房者也越來越謹慎,所以開發商只能通過提高綜合競爭力來提高利潤。若你打算買房,或許可以通過感知開發商的行為來預測市場的變化和風向,以此來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