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过的才叫中秋,现在顶多算是放假

当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响彻千古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和古人们比起来,他们过的才叫中秋,我们顶多算是放假。

古时过的才叫中秋,现在顶多算是放假

唐初,中秋节成了国家的一个正式节日。

此后,每逢中秋,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每家每户都相继设香案、摆祭品、香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月,把酒言欢,围坐赏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千年前,一个26岁的年轻人,漂泊在外,在中秋独自面对一轮圆月,写下了这四句话。

于是,诗,千古;情,千古;人,亦千古。

他,就是李白。

和大多数向往“诗和远方”的年轻人一样,李白从老家四川出发,沿着长江大河一路北上,成了一名“北漂”。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从来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别说正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但是,面对那轮明月,耳畔传来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他是真得有些想家了。

于是他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满腔思乡之情化作一杯浊酒。

蜀道难,隔着万水千山,李白有家不能归的忧伤成了所有游子内心的难言之痛。

一个人无论在外有多么风光,家和家人永远是心中最难以割舍的牵绊。

古时过的才叫中秋,现在顶多算是放假


和李白的潇洒相比,苏轼的洒脱不遑多让。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几度沉浮,都不曾让他低眉下腰的硬汉,却屡次在中秋夜成了一个“伤心人”。

公元1071年,苏轼被贬杭州,每逢中秋佳节,他都会带着妻子王润之泛舟西湖,饮酒赋诗,并且按照当地的习俗,观赏游船上的歌舞、特技,参与投掷、射击等游戏。

别看他玩得开心,但是等到赏月祭月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惆怅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宦海沉浮,无法和亲人团聚,始终是他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

唯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慰藉着千百年来一个个孤独思乡的灵魂。

人圆月圆的中秋,自带团圆属性。

古时过的才叫中秋,现在顶多算是放假


到如今,信息发达,交通便捷,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将他乡变作了故乡,团圆成了一种奢望,中秋节也渐渐失去了那份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羁绊。

有家的地方,才叫中秋;有家人的陪伴,才是过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