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蓝玉,一代名将,在明朝开国大将已经所剩不多的时候脱颖而出,为老朱同志(即朱元璋,下同)解决了一个一直在老朱同志心头的问题——元朝余党。在

剿灭元朝最后的一点力量之后,蓝玉也就成了当时最大的功臣,但他却在回朝后不久,就被老朱同志杀了,还株连了九族

按理说蓝玉同志作为有功之臣,不应该受到如此待遇,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中有蓝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老朱同志想要达到的目的。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老朱同志

蓝玉同志的不守法纪

在捕鱼儿海战役结束后,蓝玉同志开始班师回朝。在蓝玉同志大胜元朝余党后,缴获了很多的物资,也抓了很多的元朝余党,其中有一部分是女眷,元皇帝的老婆也在里面。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蓝玉同志干出了他的第一件错事——欺辱元朝皇帝的老婆,再加上元朝皇帝的老婆甚是刚烈,直接自杀了。这就违反了老朱同志各民族平等的政策,老朱同志自然不乐意了,蓝玉同志这件事直接让自己在老朱同志心中的地位降了一个档次。但由于蓝玉同志的功劳很大,老朱同志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对蓝玉同志发难。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蓝玉

在到达边境时,已经是晚上了,守城官员也在帮着开城门了,但这时候蓝玉同志不干了。于是蓝玉同志干出了他的第二件错事——叫士兵攻城,这等于是自家人要杀自家人,老朱同志对此自然十分不满。于是老朱同志对蓝玉同志的赐封的名号号便由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了,以此来警告蓝玉同志,让他安分点。

违反法纪,可能是蓝玉同志以为老朱同志会因为他有功在身而放过他,于是更加的为所欲为。

蓝玉同志插手军政,扩大自身势力

虽然老朱同志已经暗示过蓝玉同志了,但蓝玉同志是个只要一放纵就能上天的人。他在未经老朱同志的允许下,插手军政,并且老朱同志凭借自己总兵的身份在军中扶持自己的人,扩张自己的势力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蓝玉

蓝玉同志过于傲娇,彻底让老朱同志怒了

老朱同志在不久之后,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让老朱同志忍不下去了,让老朱同志亮出了屠刀。在接受封赏时,老朱同志考虑到蓝玉同志之前的所作所为,给了蓝玉同志太子太傅这样的一个虚职(从一品)。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但蓝玉同志不明白这一点,还在离开之后说了一句彻底激怒老朱同志的话——凭我的功劳,就给个这个官?不能给个一品吗?这话被当时的锦衣卫(老朱同志设立的监视机构,专门用于监视大臣的一举一动,无处不在)传给了老朱同志。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锦衣卫

老朱同志在听了探子传来的话后,真的怒了,老朱同志最终亮出了屠刀,蓝玉案也就自此拉开了序幕。老朱同志将蓝玉同志抓了起来,并进行了,拷问,最终有一万五千人被杀,其中有各种大将名臣。

老朱同志对蓝玉同志亮出屠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自己太孙的将来

在当时,老朱同志已经重病缠身,可能不久就会离世,再加上当时的太子朱标已经在老朱同志之前离世(朱标的体制没有老朱同志好,所以极有可能是积劳成疾导致的),那么坐上皇位的只能是老朱同志的太孙朱允炆,像蓝玉这一大批开国之臣,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能驾驭他们的可能只有老朱同志,老朱同志的儿子朱标可能驾驭得住(朱标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但很不幸,朱标不在了。但老朱同志的太孙朱允炆是完全驾驭不住这些人的,而且除开这些人之外,

朝中还有一些不是开国之臣却很有能耐的人,这些人朱允炆也是驾驭不住的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权臣

老朱同志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才有了现在的大明江山。不能让自己的后代受不住啊。得在自己离世之前,把这些有可能的危险都清除了,才能保证自己太孙朱允炆的帝位。于是老朱同志便借着蓝玉同志这根导火索,一路杀到尾,将开国之臣基本上杀得差不多了,其他一些不相干的大臣也被杀了,

只要在老朱同志眼里会危及自己太孙朱允炆帝位的人,基本上都会出现在蓝玉同志这件案子的被杀者名单上。这可能也是老朱同志为自己的太孙朱允炆做的最后几件事了。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反被杀害,这是朱元璋在为自己太孙考虑

朱允炆

这可能才是蓝玉同志虽然有很大的功劳,还是被老朱同志杀了,同时还一次性让很多不相干的人一起下去陪蓝玉同志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