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業受疫情影響有多大

2020年2月8日,

截止到今天中午12時,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3萬,是非典的三倍。

另外還有近3萬人的疑似病例。

本是春節假期結束,開始上班的第二天。大家本該喜氣洋洋互道祝福,分享著回鄉見聞和小吃,整理新年計劃,整裝待發……一場肺炎疫情,一切都變了。

和冰冷的數字相伴的,是全國範圍宣佈推遲開工時間,除了必要的崗位,幾乎全體國民,閉門不出,不生產,不消費,居家隔離。時間的流逝開始變得不真實起來。

全民抗疫背後,經濟的暫停鍵已經按下。關於疾病最初的恐慌已經過去,該是關心經濟的時候了。

01

我們先看看作為個體的普通人。

局姐有個朋友小Z,在深圳打拼多年,去年底終於下了決心:辭職創業。項目的方向,是線下職業教育。

事先,她考慮了很多,如何挑合夥人,如何分配股份,如何選址,如何拓客,如何搭建變現鏈條……

關於項目的現金流,她推演了好幾遍:前期投入的錢,大概可以支撐三四個月的運營。如果業績比較理想,六個月賬面收支可以打平,一年回本。

去年年底,她跑遍了整個深圳,在近郊選了個200平的門面,擔心過年不好找裝修隊,小團隊加班加點,趕在年前把門面裝修好,想著春節一過,就找個吉時開張。

沒想到疫情說來就來,開業這件事情,一下子變得遙遙無期。

“深圳確診病例每天都在往上爬,大家恨不得都自我隔離。我們這種新店面,就算勉強開門了,也不會有人想來店裡培訓。現在,一分錢收入都沒有,每月2萬的租金還要照付,宅在家裡的一天一天,損失的,都是錢。”

小公司起步艱難,龍頭企業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去。

西貝餐飲擁有400家線下門店。董事長賈國龍這幾天對媒體吐槽說,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至10%。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損失營收7至8億元。

目前,全國復工的時間普遍押後到2月9日以後,西貝2萬多名員工待業,但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

談到資金鍊,賈國龍說得直白:“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疫情能在三個月之內煙消雲散嗎?如果沒有,大家會願意冒著交叉感染的風險,脫下口罩去飯店吃上一頓飯嗎?

局姐查了一下,按照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的分析,整個餐飲行業有兩項大的支出:人工的佔比在25%到33%之間,鋪租的佔比大概8%到13%。

如果能減免鋪租,或許,餐飲、電影、教育培訓……這些受到巨大沖擊的企業,能撐得更久一些。

02

其實,減租的呼籲,已經鬧騰了好幾天了。

深圳、廣州、合肥……不少城市的各類協會紛紛發出倡議,呼籲業主為租戶減租,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