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前驅車和後驅車的工作原理

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的足夠多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

它們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讓大家在選車時不必

再為這個問題而犯了選擇困難症!

前 輪 驅 動

優 點

增加內部空間:前驅車沒有傳動軸,所以在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餘地。

造價低、效率高:組件少而且集中,並且由於動力傳遞直接,減少了損耗,運轉效率高。

減輕重量:前驅車的機械組件少而且簡單,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缺 點

操控性差:由於發動機和驅動系統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車輛後部配重較輕,後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溼滑的路面上。

轉向不足:由於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

前橋負荷過大,影響舒適性:因為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並且由於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後 輪 驅 動

優 點

操控性好:後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於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

加速表現好,舒適度高:因為車輛汽車起步、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後移,後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有利於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度。

維修簡單:簡化了操縱機構的佈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缺 點

成本較高,空間利用不便:後驅車部件多、組裝複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牽引力不足、轉向過度:後驅車在過彎時,由於減速重心前移,後輪抓地力減小,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即一般所說的“甩尾”。

動力損耗較大、費油:由於發動機產生的動力需要多經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因此對於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是後驅車較前驅車更費油。

全 時 四 驅

優 點

全時四驅是公路過彎極限最高的傳動方式,它可以實現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因此這種技術被大量講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轎車採用,而裝配它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有效驅動力和過彎極限。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缺 點

全時四驅的結構相對複雜,成本較高,佔用的空間也比較大,因此不太適合在定位較低,或者體型較小的車型上裝配。同時全時四驅是要消耗功率的,它的傳遞效率比兩驅要低,對於看重經濟性以及發動機動力較小的車型來說,全時四驅也不太適合裝配。

分 時 四 驅

優 點

分時四驅技術很成熟,結構也比較簡單,可靠性好,加上其不用裝配中央差速鎖,成本要比全時四驅低得多。在正常駕駛時採用兩輪驅動的模式,經濟性更高,靈活性也更出色。而在路況惡劣的情況下,選擇四輪驅動又可以提高車子的通過性。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缺 點

分時四驅對於公路來說意義不大,並且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因為分時四驅接通後相當於硬軸連接,因此採用四驅模式要非常謹慎。在公路上過彎絕對不能採用四驅模式,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轉彎也不能用四驅模式。

適 時 四 驅

優 點

適時四驅的結構比全時四驅簡單得多,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還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它適合於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配備,這使得許多基於這種平臺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的可能。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缺 點

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前後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於結構本身的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後軸,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範圍那麼大。

汽車前驅、後驅、四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一看就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