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蘇-57首飛已過十年仍未服役

  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從研發至今可謂喜憂參半。研發時間比中國五代機長的多,整體設計被廣為詬病,甚至武器的攜掛/發射系統也被質疑。在2019年底首架量產型意外墜毀後,蘇-57的現狀和未來命運則更加撲朔迷離。近日俄羅斯軍方放出了一系列蘇-57的飛行測試畫面,其中首次亮相的翼下內置武器繭包發射導彈的畫面引起廣泛關注。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模型製造商已經大開腦洞

  蘇-57機身上爭議最廣泛的就是內置武器彈艙。這款俄製五代機在機腹中線安排了2組大型內置彈艙,俄方稱可以內置數量龐大的袖珍空對空導彈,或隱身巡航導彈。西方媒體普遍表示懷疑,認為在發動機艙間距如此大的條件下很難做到大型導彈內置和安全的投放發射。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蘇-57的翼根繭包用處爭論極大

  另一個長期以來外界無法確認用途的是蘇-57機身下表面翼根處的這對三稜形繭包,其用處一直有激烈的爭論。各種猜測從電子戰天線整流罩、光電探測窗口到武器艙,五花八門。3月25日俄軍方媒體發佈的視頻中,有約5秒的畫面揭曉了這個繭包的作用——導彈內置艙。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俄官方最新視頻中的導彈發射畫面

  畫面中蘇-57的翼根繭包打開,一枚類似R-73的導彈進行了滑軌熱發射。雖然畫面非常搖晃,卻是俄軍官方的一則終極“闢謠”。此前在2018年5月,俄軍官方媒體“不經意”間展示了蘇-57的機腹中線彈艙投放新一代隱身巡航導彈的畫面。到目前,蘇-57的“武器內置之謎”算是全部破解了。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此前“官洩”的蘇-57投放巡航導彈畫面

  但是這段畫面是從機身上方拍攝,沒有展示這個導彈繭包艙是如何開合、掛載導彈的。從模糊的畫面中也很難辨認導彈型號。在此前所有民間人士的“描繪”和估測中這個繭包已經有了一定的雛形。與F-22和殲-20的側開式武器艙門不同,這種繭包艙很可能是整體開合,導彈則由掛架伸出一定距離發射。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F-22的側彈艙開門

  但美、中兩款五代機的側艙空間都夠大,能容納不折疊彈翼的格鬥導彈。蘇-57的這個繭包艙尺寸看起來侷促,R-73的尺寸很難塞進去。有分析認為視頻中發射的是俄軍新一代格鬥導彈R-74,但這種新武器至今“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改進型的R-74M2據稱擁有摺疊彈翼,但一樣是連模型都從未露面。

蘇-57打導彈畫面為何公佈?俄五代機正處在關鍵時刻,需要信心

  橘色導彈模型被認為是R-74M2,但尺寸過大不太可能裝入繭包

  蘇-57正在慢慢解開“神秘面紗”。而俄羅斯一直在竭力尋找蘇-57的國際合作方。拖延多年外加墜機事件,對這種新戰機的信心必然是重大打擊。只有等到後續更加清晰、無可辯駁的畫面公開後,才能證明蘇-57已經徹底脫胎換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