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解決問題很厲害的人?

“在過去的20年間,我一次又一次拿起這本書,還曾將它分贈給分析團隊的成員,將書中極其簡單卻充滿力量的信息傳遞給每個人。什麼樣的信息呢?你的燈亮著嗎?你醒著嗎?在你全身心投入之前,能思考清楚嗎?”——Jim Muccio,美國空軍某部部長《你的燈亮著嗎》


孩子有做作業困難症,必須有個人看著才能坐下來好好寫作業,於是,家長每晚搬個板凳坐在旁邊,不時耳提面命幾句。

最近上交的幾個方案都沒有通過,職員心想上級對我是不是有什麼偏見,處處針對我,我得向活絡的朋友學學怎麼哄上司開心,拍拍馬屁。

生活簡直就是問題集中營,每天都有新的問題出現。當有問題出現時,外界環境不斷給我們壓力,迫使我們快點解決問題。然而,留給思考問題的時間並不多,因此也常常讓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事半功倍。

比如,陪做作業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在於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自己不信任孩子的心態造成的。只是想哄上級開心的職員,沒有意識到也許是自己的方案不夠成熟,有很多思維漏洞,所以沒被採納。

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當問題發生時,人們沒有思考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如何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成為了每個人都想要的超能力。

早在1982年,美國的兩名IT專家唐納德 · 高斯,就如何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寫了《你的燈亮著嗎》這本書。有意思的是,作者並沒有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而是通過20多個深刻的小故事,來討論解決問題中可能遇到的種種麻煩,來啟發讀者思考。

如何成為一個解決問題很厲害的人?


《你的燈亮著嗎》主要從問題是什麼、問題由誰解決、到底要不要解決問題這三個方面出發,一步一步地引導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該如何思考。

01問題是什麼

在故事的開篇,作者唐納德 · 高斯拋出了一個問題:在市中心有一座剛建成不久的金融大廈,租戶還沒有滿員,但因為金融中心的職場人員較多,導致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等待時間過長,租戶和職員大量抱怨。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提高電梯的運行速度,新加一臺電梯,錯開職工的上下班時間等等。房東的問題是解決租戶的抱怨,公司高層想的是勞工聯合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出發,不同人面臨的問題還不一樣。

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作者認為關鍵在於“把單一的思維模式切換成多重思維模式”,為了實現這個切換,解決問題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先問這幾個問題:

  • 誰碰到了問題
  • 問題是什麼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會出現把解決方案當問題的定義的問題,作者建議千萬不要把解決問題的方案當作問題的定義,否則將導致後續的錯誤。

02問題該由誰解決

發現了問題的真正所在,那麼接下來就要想著問題由誰來解決。對於問題由誰來解決,書中給出四個建議:

  • 當別人能夠解決問題時候千萬不要越俎代庖。
  • 如果某人能夠解決該問題當他自己卻不會遇到該問題時候,首要的是讓他感受到該問題。
  • 試著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會兒也行 。
  • 一個小小的提醒可能比複雜的解決問題方法更有效(你的燈亮著嗎)

作為新手媽媽,我最近遇到的問題是當寶寶哭鬧時,心裡很煩躁。這個問題應該由誰來解決?顯然不是寶寶,只能是我來解決。按照書中的思路,我試著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

那麼我該怎麼辦呢?我可以去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做到及時察覺和正確解讀寶寶的需要;當心中有負面情緒時,大聲唱歌來排解;找隊友幫忙,讓家人搭把手,輪流照看。當把問題歸為自己的責任時,我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

仔細審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幸的是,我們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問題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幸運的是,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自己,所以我們可以歸為自己的責任,積極地面對和解決它們。

03 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嗎?

分析了那麼多的問題解決思路,迴歸到最重要的問題本身,問題者是真的想要解決問題嗎?如果不想解決問題,那麼想再多的方法和策略都是無效的。

就像那句經典語錄一樣: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那天看到有位諮詢師說,有個女孩幫她姐姐預約了諮詢服務,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她姐就是不願意來諮詢。原因是她姐覺得現狀沒問題,沒那麼嚴重,不需要到找諮詢師的程度。很顯然,這就是屬於有問題的人並不想真正解決問題的案例。當一個人不想要改變的時候,別人說再多也沒有用。

三十多年過去了,《你的燈亮著嗎?》依然很暢銷,可見它給每代人帶來的啟發意義和影響力。書很薄,只有160頁,情節看似簡單,想要做到實踐和掌握這項能力並不簡單。

讓我們一起學習,讓自己從“能解決一個問題的人成為“解決很多問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