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在古代,“三纲五常”是社会的道德教条,人人必须遵守。而说到三纲五常,就不得不提其中很重要的法则“夫为妻纲”了。封建社会妻子往往被要求无条件服从丈夫,如果丈夫和父亲产生矛盾,她们也要被迫做出选择。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妻子面临两难选择,她的丈夫忠于君王,奉命杀死岳父,她得知了整个计划,陷入矛盾之中:身为一个妻子,她应该帮助丈夫,可是身为女儿,她又没办法眼睁睁看父亲去死。

那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故事还得从开头讲起。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臣叫祭仲,郑国霸主郑庄公在位时,他就担任卿大夫,备受重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祭仲先后扶持郑庄公的4个儿子登位,独揽大权。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祭仲有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所以祭仲非常宠爱她,盘算着要把女儿嫁去好人家。精挑细选之后,祭仲选了雍纠,雍纠年少有为,娶了祭仲女儿后,他在朝中的地位也升高了。要是他和自己岳父联手,肯定能做出一番功绩,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原来,雍纠不满祭仲专权,渐渐倒向了国君郑厉公。郑厉公是祭仲扶持的第2个君主,他亲眼目睹了祭仲废掉他的哥哥郑昭公后总觉得芒刺在背,唯恐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像哥哥那样被废。思来想去,郑厉公感觉杀了祭仲是最一劳永逸的办法。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于是他仔细观察了很久,终于发现祭仲的女婿雍纠对老丈人不满,便故意拉拢他。两人越谈越投机,郑厉公稍微透露了一点自己的计划,雍纠非但没阻止,反而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可以挑起刺杀祭仲的重任。

两人又商量了具体计划:到时候在野外举行宴会,邀请祭仲参加,席间找机会把他杀死。雍纠得到国君如此信任十分开心,回家后便告诉妻子雍姬,说自己只要做成这件事,一定能平步青云,取代岳父的位置。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雍姬听完,表面上不露声色,回到房间却开始往来踱步,焦虑不已。她不想看父亲去死,也不想看丈夫去死,但从眼前的局势来看,这两人已经势同水火,只能活一个。身兼妻子和女儿两重身份,她应该怎么选择呢?

想了好几天,雍姬也没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她心事重重地回了趟娘家,母亲发觉女儿面色不对,问她是不是碰上难题。雍姬于是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听完就笑了,教育她说:“谁都能做你的丈夫,但养你长大的父亲只有一个,你说谁和你更亲?”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左传》记载,雍姬母亲说的原文是:“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这句话一说出来,雍姬如梦初醒,她赶紧跑去找父亲祭仲,把丈夫的计划告诉他。祭仲得知后大怒,抢先杀掉了女婿,又打算对郑厉公动手。

郑厉公听到消息赶紧逃跑,顺便带上了雍纠的尸体,半路上对着尸体骂道:“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和女人商量,你简直死得一点不冤枉。”值得一提的是,雍姬做出救父亲的决定,保全了孝道,却背负了千年骂名。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此女做出决定后,背负千年骂名

因为在后世的一些儒学者看来,雍姬背弃“夫为妻纲”基本法则,只顾孝道抛弃了对丈夫的忠诚,所以她的行为不可取。同时雍姬母亲所说的那句“人尽夫也”也成了贬义词“人尽可夫”,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处在雍姬的位置上,还能怎么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