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3月CPI:食品、非食品價格均回落,CPI步入下行

根據國家統計局4月10日公佈的數據,3月CPI同比降至4.3%,環比由上月上漲0.8%轉為下降1.2%。食品、非食品價格均回落。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判斷,CPI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豬週期已見頂。

解读3月CPI:食品、非食品价格均回落,CPI步入下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隨著食品價格逐漸回落,非食品和服務類CPI又持續突破新低,CPI已步入下行通道。

“受疫情衝擊,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一季度是內需回落較多,而二季度又會受到外需的拖累。長此以往,居民收入減少、失業增加。”不過李迅雷表示,積極的政策雖然可能遲到,卻不會缺席。

食品、非食品價格均回落

3月份,復工復產逐步加快,交通物流逐漸恢復,保供穩價措施持續加力。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上漲0.8%轉為下降1.2%,食品、非食品價格均回落。

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4.3%轉為下降3.8%,影響CPI下降約0.90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價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32個百分點。

解读3月CPI:食品、非食品价格均回落,CPI步入下行

食品中,糧油供應穩定,糧食價格持平,食用油價格下降0.1%;春季時令菜上市量增加,物流運輸成本下降,鮮菜價格下降12.2%;隨著生豬調運逐步暢通、屠宰企業復工復產、各地陸續加大儲備肉投放力度,豬肉價格下降6.9%;由於市場供應充足,雞蛋、水產品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5.1%、3.5%和0.2%。

非食品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下降9.7%、10.5%和4.3%;疫情期間出行大幅減少,飛機票價格下降28.5%。

從同比看,CPI上漲4.3%,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3%,漲幅回落3.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70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7%,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57個百分點。

解读3月CPI:食品、非食品价格均回落,CPI步入下行

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116.4%,漲幅回落18.8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漲幅在10.7%—21.7%之間;鮮菜價格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0.1%;鮮果價格下降6.1%,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2.5%和2.2%,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8%。

分城鄉看,城市CPI同比上漲4.0%,農村上漲5.3%。農村CPI漲幅高於城市,主要原因是農村居民在消費支出中,價格漲幅較高的食品比重相對較大。

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據測算,在4.3%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0個百分點。1-3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4.9%。

本輪豬週期頂部特徵已現

食品供給更加充裕後,CPI食品端衝擊減退。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判斷,CPI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豬週期已見頂。食品端的上行衝擊將逐漸消退,未來一季度左右,主要關注疫情影響居民消費,繼而負面影響服務類價格。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3月份第4周,活豬、豬肉、牛羊肉、禽類產品、生鮮乳價格下降。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5.44元/公斤,比前一週下降2.0%,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35.2%。

生豬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目前能繁母豬已連續5個月回升。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養殖場戶前期補欄的後備母豬陸續產仔,新生仔豬數量增加,基礎產能恢復的效果開始顯現。”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生豬養殖戶的宰殺和物流輸送,也影響了飯店的肉類需求。隨著疫情緩解,前期壓欄-後期出欄的生豬單頭淨重可能更大。國家調集多批冷凍儲備豬肉投放市場緩解漲價壓力,目前生豬產業鏈的供需兩端都較前期回暖。

李超認為,2019年3-11月份豬肉價格基數逐月上升,不考慮非洲豬瘟疫情再度爆發的情形下,從同比角度,本輪豬週期頂部特徵已現。與此同時,我國水稻、小麥等主糧自給率較高,國內主糧價格2020年大規模漲價風險不大。

不過李超建議,要關注農產品結構性漲價可能性。豬週期的逐步見頂會帶動相關糧食需求回暖,部分生豬飼料原料作物例如玉米、豆粕等,可能隨著生豬補欄而漲價。此外還要關注全球疫情繼續擴散、各國農業生產都可能承受負面衝擊的風險,疫情可能在未來階段性擾動部分農產品的價格波動。

CPI步入下行通道

對於下一階段CPI走勢,多位分析師認為年內CPI趨勢下行。

4月以來,農產品和菜籃子價格指數持續回落,特別是近期豬肉價格下降較多。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隨著復工復市和物流運輸的恢復,食品價格有望繼續回落,而非食品類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仍在低位,預計4月份CPI同比或回落至3.3%。

儘管李超提到,居民消費可能有補償式反彈,餐廳可能為彌補此前的經營虧損而適度漲價,在外就餐等服務類價格可能環比回升,但仍表示維持年內CPI趨勢下行的判斷不變,全年CPI中樞可能在+3.5%左右的中性預測。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總體而言,疫情導致的短期物價抬升已經基本告一段落,特別是對非食品而言,短期料將回復到正常季節性波動。預計2季度通脹仍將在4%以上平穩運行,但下半年將在基數的影響下加速回落。

“隨著食品價格逐漸回落,非食品和服務類CPI又持續突破新低,CPI已步入下行通道。”李迅雷表示,而工業品方面,當前需求端的恢復要明顯慢於生產,導致庫存高位,工業通縮的壓力也在增加。

受疫情衝擊,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一季度是內需回落較多,而二季度又會受到外需的拖累。長此以往,居民收入減少、失業增加、甚至可能引發房地產市場連鎖調整的問題。

“積極的政策雖然可能遲到,但註定不會缺席,無非是預防式放鬆,還是倒逼式放鬆的區別。”李迅雷表示,在貨幣方面,後續降準降息仍會推出,邊際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可能性明顯增加;房地產市場邊際政策放鬆也可預見;財政邊際會發力,新基建和疫情相關支持會是主要方向,但基建大幅飆升概率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