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唐德宗李适的少年时代,正值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岁月。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

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唐代宗即位之初,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直接指挥与安史叛军余部最后决战。平定叛乱之后,李适因功拜为尚书令,和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广德二年(764)正月,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二月举行册礼。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李适遵遗诏柩前即位。

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德宗登基以后次年改元。他在位期间,共使用了三个年号:建中(4年)、兴元(1年)、贞元(21年)。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德宗深知安定的可贵,德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减乐工,损服玩,禁止宦官受赂,废除各处岁贡,政局为之一新。建中元年(780) 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岁夏秋两征。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德宗执政初期称为“中兴之治”。

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德宗也想打击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但社会、政治条件还不成熟,引发了朱滔、李希烈、朱泚等人的叛乱,德宗于建中四年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兴元元年(784),因李怀光叛,德宗又前往梁州(今陕西汉中)。最后,朝廷虽平定朱泚、李怀光、李希烈等之乱,但对其余叛镇只得以姑息让步换取乱事的结束。此后,德宗对强藩巨镇的父死子代、据地称雄,再也无可奈何。

德宗性猜忌,无力解决朝臣中的矛盾。终其一朝,刘晏、杨炎、窦参、陆贽、裴延龄等大臣之间倾轧不已,政局混乱。此外,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两人深受信任,分任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使宦官掌握禁军,势力进一步猖獗。德宗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德宗一朝,政由已出,选贤任能,未酿成全国藩镇大乱。采取李泌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计划,使中唐政局稳定下来。但泾原兵变后 ,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彻底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宦官监军的制度也开始确立。后期的德宗日益变得贪婪自私,不但经常把国库赋税收入划拨到自己的内帑,还纵容在外宦官强令地方官进奉贡物,甚至在长安施行宫市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为弥补中央财政,德宗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

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唐德宗自撰《贞元集要广利方》,又称《广利方》,原书五卷,书中有方五百八十六首。《旧唐书·德宗本纪》曰:“贞元十二年春正月乙丑,上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是书为唐德宗年间颁行,但未见传世。宋人高保衡等《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称作“正元广利”,正元同贞元。后世之《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均有引文。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唐德宗崇陵位于泾阳县蒋路乡东村,地处嵯峨山南麓,以山为陵,范围跨泾阳、三原两县。玄宫所在山峰,在嵯峨山主峰东边,海拔955米。陵园依山势构筑夯土城垣,东西长,南北窄,为不规则矩形。城垣四面各有一门,以四神命名。东、西二神门相距2500多米,南、北二神门相距1670余米,神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陵园四隅建角楼。朱雀门(南神门)外设神道,长596米,宽71米,南端筑乳台1对。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翼马、驼鸟、仗马、翁仲等石刻造像,陵前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唐德宗皇帝之陵”碑。

帝王传之  唐德宗李适,他是中兴之主还是昏庸之君?

城垣今已无存,局部地段尚存夯土墙基,南墙基宽约6米,其他三面墙基宽约3.5米,夯层厚8厘米~12厘米。朱雀门外另发现有附属建筑遗址。德宗入葬时,日本学问僧空海参加了葬礼,发现嵯峨山与日本京都近郊的一山酷似,归国后建议皇室将该山更名为嵯峨山,皇太子府邸更名为嵯峨院,及皇太子即位,也称为“嵯峨天皇”。

1956年崇陵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