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未來”的車主,為什麼磨鍊成了車市、股市專家

花錢買“未來”的車主,為什麼磨鍊成了車市、股市專家

3月底,有消息稱蔚來汽車的運營主體(上海汽車蔚來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嘉定區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儘管蔚來汽車澄清,之所以被列為被執行人是因為一宗十分簡單的商業糾紛,但還是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對於很多新能源車主而言,企業的每一條新聞都是杯弓蛇影。有車主聽聞消息之後,連忙去相關工商信息網站上查詢相關的信息。一位車主告訴懂懂筆記,自從購買了某小眾新能源車品牌後,自己就成了一隻驚弓之鳥,總是擔心自己這輛新能源車的命運, “別人買純電動焦慮的是續航和用車故障,但是我們還要關心企業的經營前景,因為我買過錘子和樂視手機,你知道那種感覺……”

或許,車主如此關心企業並非是認同企業文化,純粹為了所購車輛未來的保修和購車承諾,這種操心是對是錯?

焦慮磨鍊出了行業分析“專家”

“現在最擔心的,是車友群裡大家整理、發佈的那些負面新聞。”

去年年中,家住東莞的周銘花了將近15萬元購買了一輛新造車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如果除去續航焦慮、充電等待、電樁難找等問題,我買的這輛汽車駕乘感受還算不錯。”

在購買了這輛面向“未來”的純電動汽車後,因為關心車輛的使用、配套、維護等話題,他也認識了許多“英雄所見略同”的年輕車主,併成立了車友群。“車友群大概有一百多人,基本上都分佈在廣深莞,有些群友經常會約在一起自駕出行。”作為小眾品牌車主,他在感受酸甜苦樂的同時,也和群友一樣開始關注各家新造車品牌的新聞和傳聞了。

花錢買“未來”的車主,為什麼磨鍊成了車市、股市專家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陸續退坡,一部分“抗寒”能力較差的新造車品牌開始紛紛傳出負面消息,某些PPT造車品牌更是沒有蹤影。群裡的氛圍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我這輛車的生產企業,去年也一度傳出銷量下滑、經營困難、員工欠薪的新聞,每次看到都特揪心。”說白了,他和車友群的車主都在擔心,品牌一旦倒閉自己就沒有了售後保障。

作為保養門檻較高,維修費用不菲的純電動汽車,如果失去廠家的技術支撐,車主很可能要面臨保養難、修車難、用車難等許多困境。

“不僅是小眾新造車品牌的車主會有顧慮,即便是熱銷的蔚來、威馬、小鵬的車主,也會有同樣的擔憂。”周銘告訴懂懂筆記,上週新能源車市場兩大利好他也看到了:一是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是京津冀等重點地區將會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不過這對我們這種小眾品牌的新造車企業不見得有多大作用。”

車友們認為利好消息對做新能源車的傳統大廠應該更有意義,但是對造車新勢力中的二三梯隊車企而言可能會加速淘汰

,“這車的電池壞了,自費維修要幾萬元,誰承受得了?加上疫情的影響汽車銷量下滑,最近群友都開始四處瞭解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

幾周以來,周銘和群裡的車友一直在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小道消息、負面新聞和行業動態,同時準備著相應的預案,例如維權應對等手段,“有車友想把車轉讓出去,但發現二手價格比同等級純電動車品牌低不少,無法脫手。”

其實,讓新造車品牌的車主更焦慮的,還遠不只車輛的保修問題。

花大錢買來的承諾仍未兌現

“購買這些小眾新能源品牌的車主,都是在為未來買單。”

為了通勤,在深圳一家金融企業工作的姚娜,在去年九月份購買了一臺較為知名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購車之初的對比時,她發現雖然造車新勢力的純電動汽車價格稍貴些,但承諾的升級、保修服務,相比傳統造車企業更多、更誘人,部分配置也顯得更科技範兒,她對此很是滿意。

“當時很多傳統車企的純電動汽車,大多隻承諾三電五年二十萬公里保修,但新造車品牌很多都承諾是終身保修。”最終結合性價比,她買了一臺承諾三電終身質保、車機終身免費流量、道路終身救援的新能源汽車。

除了以上的承諾之外,姚娜所購買的這個品牌,還預置了主動安全配置、自動駕駛硬件,“雖然那時僅有部分功能可用,但銷售經理承諾以後會陸續升級系統,逐步開放功能。”

在她眼裡,雖然是掏了比普通電動汽車更高的價格,買了一臺不太完美的“半成品”,但架不住銷售的極力推薦和承諾,最後決定為“未來”買單,“伴隨著升級,我希望車輛的配置在較長時間內都不會落後。”

但是臨近2019年底,她在各種負面新聞的轟炸之下開始擔心這些“未來”的承諾了。尤其是疫情發生之後,她更加關心起這個新造車品牌的“存亡”。“不是我購買的品牌沒事就行,是感覺所有造車新勢力目前都是命運共同體,一個倒了全都會有問題。”姚娜表示,自己最擔心車企無法兌現當初購車時承諾的終身保養、換電、道路救援、科技配置、自動駕駛,如果沒有持續的系統升級,自己的車輛整體機械素質比如上傳統車企的產品。

“春節之後,原本每月一次的車機升級,也不見更新了。好幾位車友都很焦慮,怕這個車企會倒閉,有的還致電催促官方客服,要求儘快升級、完善安全功能。”姚娜無奈地說道。

那麼,坊間眾多的負面新聞和消極氛圍,是否會影響當下的消費者選購造車新勢力品牌?

主流車主最關注的是什麼?

有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二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下滑,同比下滑幅度均達到了70%。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量僅為1.4萬臺。

第一陣營的幾大造車新勢力品牌同樣承壓,部分品牌的車型今年前兩個月的銷售累計僅一百臺左右。缺乏商用採購支持,地方政策扶持和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情況可謂很不樂觀。

花錢買“未來”的車主,為什麼磨鍊成了車市、股市專家

“造車新勢力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並不具備太大的競爭優勢,這是業內不爭的事實。”曾在深圳龍崗某造車新勢力品牌城市運營中心擔任銷售總監的張華(化名)透露,即便是未發生疫情之前,造車新勢力在銷售上也有諸多的侷限性。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品牌知名度。

“購買造車新勢力產品的車主,大部分是看中汽車的設計、科技含量和配置。”張華表示,儘管新造車的售價都不低,但因為汽車外觀設計以及配置非常超前,堆砌大量科技元素、功能以及“未來”承諾,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但在主流購車用戶眼裡,前衛科技、超前承諾並不實用,甚至間接增加了其用車成本,很多車主只想購買一臺完整、耐造、有指標能上牌的家用純電汽車。

在他看來,以前這些車企承諾的終身質保、可升級L2.5級自動駕駛等等主要是面向年輕人,這些承諾和願景很難打動主流購車用戶,“主流消費者更關心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沉澱、日後保值率和企業的整體實力。”

此外,新造車品牌在二手市場上的保值率,也一直低於普通同級別純電動汽車。張華表示,對比級別、續航,配置相近的純電動汽車,新造車品牌的二手市場價格要比傳統車企的稍低10%左右。“受疫情影響,更多車主會考慮購買臺不那麼前衛,但有售後保障的品牌了。”

“畢竟二手市場看的是硬件價值,任何服務承諾、系統配置升級都不能作為定價依據。”他強調,較低的性價比、不實用的承諾、虛幻的科技配置、保值率偏低等因素,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選擇。

【結束語】

顯然,受疫情影響,缺少商用採購、政策扶持的造車新勢力,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疫情加速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洗牌,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造車新勢力將會消失,有多少家能夠存活甚至脫穎而出,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能夠預見的是,只高舉面向“未來”的大旗,一味作出“無限”承諾的品牌,是很難走下去的。

更為關鍵的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是規模化的產品,對體系競爭力將是長期、持續的考驗,而小眾造車新勢力品牌最缺乏的,正是這一點。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