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金庸武侠世界中有很多著名的武林门派,例如少林、武当、丐帮等等,其中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明教可称得上是一大教派,里面高中众多,甚至完成了很多门派想都不敢想的事,推翻朝廷建立了国家。那么这个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明教的故事。

明教的前身是摩尼教

在《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明教的光明左史杨逍给张无忌写了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书中介绍了明教的来历,说“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

中国的明教确实是来源于摩尼教,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诞生于西亚的世界性宗教。创教人摩尼于公元216年出生在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正处于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的末期,摩尼的母亲可能来自于帕提亚帝国的王族,因而后世传说他具有王子的身份。受父亲影响,摩尼从小就加入了一个属于犹太基督教的厄勒克塞派。24岁时,摩尼受到神示,与厄勒克塞派决裂,创立了摩尼派,并开始传教。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摩尼教吸收了波斯地区的传统宗教琐罗亚斯德教(也称祆教、拜火教)以及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思想,其核心是二宗三际论。二宗是指是指世界的两个本源,即光明与黑暗,或善与恶。三际是指世界发展的三个过程,即初际(过去)、中际(现在)和后际(将来)。初际明暗分开,中际黑暗入侵光明,后际明暗复原。摩尼教的戒律较为严格,教徒不能杀生、饮酒、吃荤、喝奶制品,还不能结婚生育、从事农业劳动,不能积蓄钱财,只能接受施舍(有点像丐帮),死后需裸葬等等。

摩尼教的传播与明教的建立

摩尼教初创的时候,帕提亚帝国已经灭亡,被萨珊波斯所取代。摩尼教与其他宗教有所不同的是,一直致力于依靠王权,即靠直接劝说统治者信教的方式传教,而不是在普通大众中传播。这样的做法能够使新兴的宗教很快得到发展,但也有很大风险,遇到不支持的统治者,也会使宗教的传播受到很大阻碍。

摩尼在传教初期,得到了萨珊波斯统治者沙普尔一世的认可,虽然并不能撼动琐罗亚斯德教波斯国教的地位,摩尼教在波斯地区还是迅速得到了发展。可是等到沙普尔一世的儿子巴赫拉姆一世继位后,不但不支持摩尼教,还处死了摩尼。之后的几任萨珊波斯统治者都对摩尼教采取制裁,摩尼教的总教廷虽然还设在萨珊波斯的首都泰西封,但是众多的摩尼教徒只得逃亡到波斯的东方和西方去寻求出路。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摩尼教在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后,摩尼教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其在欧洲的传播也深受限制。向东的摩尼教徒来到了中亚和我国新疆地区附近,并在那里建立了教团。自公元五世纪贵霜帝国衰落后,中亚地区处于小国林立的状态,中亚的摩尼教团继续采取争取王公贵族支持的方法进行传教,使得摩尼教在当地有所发展,并继续向附近渗透。武周时期,摩尼教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并取得了在中国合法传教的许可。之后唐玄宗又禁止了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摩尼教能够再次在中国传播,得益于回鹘可汗的帮助。回鹘(读胡)原称为回纥(读合),是铁勒部的一支,原本臣服于突厥。后来在唐朝的帮助下,回鹘攻灭突厥,建立了汗国得到了较大发展,且长期与唐王朝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安史之乱发生后,叛军曾劝诱回鹘共同攻唐,回鹘的牟羽可汗却接受了唐王朝的邀请参与平叛。叛乱平定后,牟羽可汗不仅从唐朝带回了大量了封赏和财物,还带回了四位摩尼教的僧侣,并在不久之后归依了摩尼教。摩尼教因而成了回鹘汗国的国教,并在回鹘国的帮助下,在大唐开始传播。在回鹘王的要求下,大历三年在的大唐的都城长安兴建了规格很高的摩尼寺庙“大云光明寺”,之后陆续又在全国多个地方兴建了摩尼教的寺庙,以供养摩尼教的僧侣。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宋代李公麟《免胄图》局部,描写的是郭子仪单骑见回鹘的故事

安史之乱后,回鹘和唐朝的关系起了一定变化,回鹘人自恃平叛有功,多次向唐朝索要财物,利用绢马互市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回鹘人和胡商在唐朝放纵不法,攫取财物等。唐朝由于国力有所衰败,对回鹘一直忍让。摩尼教僧侣借着回鹘国的势力,在唐朝也获得了很多特权,有的甚至不顾教规,广蓄财产。随着回鹘国内乱的加剧,回鹘的势力逐渐走向衰落,终于被黠戛斯所攻灭,部众纷纷南迁西迁。南迁的部分部众逗留在唐朝境内,与唐朝发生冲突,最终被唐武宗派兵击败。

唐武宗可是个狠角色,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其中一“武”就是唐武宗。其实在灭佛之前,唐武宗先灭了摩尼教。会昌三年,刚刚击败回鹘的唐武宗下令禁绝摩尼教,摩尼僧侣有的被杀、被流放,其余的被要求剃发加入沙门,之后又在会昌五年的灭佛运动中被要求还俗。这期间,一位称为呼禄法师的摩尼教僧侣南逃到福建地区,秘密传播摩尼教。这一支摩尼教在秘密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明教或明教会。

留史君怀疑,金庸写《倚天屠龙记》,可能深受吴晗一篇文章的影响,这篇文章就是1941年发表的《明教与大明帝国》。文章中详述了明教的来历,以及朱元璋参与的红巾军宣扬“明王出世”,进而认为大明的国号与明教有着直接的关系。文章中的很多观点在《倚天屠龙记》书中都有体现,有些地方更是进行了化用。

比如文中介绍摩尼教的神明有净风、善母二位光明使,小说中的明教就有杨逍、范遥左右光明使。摩尼教有净气、妙风、妙明、妙水、妙火,五个明使,小说中的明教就有五散人,还有金木水火土五旗使。光明和黑暗斗争的时候,明使种下十二明王宝树:第一大王,二者智慧,三者常胜,四者欢喜,五者勤修,六者平等,七者信心,八者忍辱,九者直意,十者功德,十一者齐心一等,十二者内外俱明,相当于十二种美德,小说中就有了明教总坛的十二宝树王。这些都是小说的化用。

吴晗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如宋代的起义军首领方腊也是明教教徒,朱元璋、韩山童、韩林儿这些元末的起义领袖也都是明教教徒,因而朱元璋建立的王朝以大明为国号都被《倚天屠龙记》所吸纳。但是,这些观点在现在的研究中证明,都存在一些问题。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前面讲过,会昌三年以后,摩尼教在福建地区秘密传播,并逐渐中国化,形成了明教。这个诞生于西亚的古老教派,在中国东南地区逐渐传播开来。摩尼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宗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与中国的传统和民间宗教相结合,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宋代,道教较为受到朝廷推崇,摩尼教因为《老子化胡经》中提到老子曾“从真寂境飞入西那玉界苏邻国中,降诞王室,示为太子,舍家入道,号末摩尼。”而主动与道教融合,把自己包装成道教的一支,甚至摩尼教的经典被编入官修的道藏典籍。陆游的《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中记载:明教等教派的“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黄裳就是《射雕英雄传》中自己独创《九阴真经》,并与明教高手为敌的那位天才。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福建晋江的摩尼光佛像

明教在传播过程中,还与佛教,以及民间的一些宗教会社相互借鉴融合,出现了很多教门,如“二禬子”、“揭谛斋”、“四果”、“金刚禅”、“白衣礼佛会”等,有的可能是摩尼教的支教,有的可能不是。这些组织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神秘,大多吃素,所以在宋代,朝廷称这些组织为“吃菜事魔”。包括方腊起义在内的很多起义都和“吃菜事魔”的组织有关系,所以朝廷也不去详加区分,给予一律禁止。现在普遍认为,“吃菜事魔”的不一定都是摩尼教或明教,也没有做够的证据证明方腊就是明教的信徒。但是《倚天屠龙记》中,把方腊尊为一代明教教主。同样的,元末的起义军,也曾利用民间的宗教信仰,如白莲教、弥勒宗等等,但与明教还是不能混为一谈,所以说朱元璋出身明教,因而国号定位大明也是没有根据的。

小说中关于明教的说法还有哪些问题?

一是明教的位置,小说中说明教总舵在昆仑山附近,其实明教一直在福建附近的东南沿海地区传播。

二是明教不崇拜火。小说中说明教教徒在光明顶上一起吟诵:“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唯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非常感人。前教主阳顶天的遗书中也提到“令我明尊圣火普惠天下世人”。明教的圣物叫做圣火令,总之,就是明教极为崇拜火。其实真正的摩尼教或明教是不崇拜火的,崇拜火的是琐罗亚斯德教,所以又称为拜火教。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究竟是什么来历?

三是山中老人不是摩尼教徒。书中发明圣火令武功的山中老人霍山,其原型叫哈桑·本·萨巴赫,他开创了伊斯兰教的一支阿萨辛派,也叫亦思马因派。阿萨辛派经常从事暗杀活动,英文刺客assassin就来源于此。但是哈桑·本·萨巴赫本人并不会武功,也不会亲自去从事暗杀活动,更没有像书中说的那样派人去刺杀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书中提到的,被阿萨辛派刺杀的波斯首相尼若牟,确实存在,名叫尼扎姆·穆勒克,实际是塞尔柱伊斯兰帝国的首相。写下“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的诗人峨默,原名则是奥马尔·海亚姆。话说到了元末的时候,原来的波斯地区早已经伊斯兰化,不可能还存在着一个什么明教波斯总坛。因而也没必要让小昭去波斯做什么处女圣教主。

结尾彩蛋:

历史上的明教究竟有没有教主呢?还真有一位,叫做林瞪。北宋年间,福建省霞浦县上万村龙首寺(乐山堂)的第二代寺主林瞪,以善于祈雨著称。由于他对东南地区摩尼教的传播和发展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霞浦摩尼教的发展,使其逐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秘密民间法门—“明教门”。因为其巨大的贡献和影响力而被闽浙诸地摩尼教徒奉为教主,历宋元明清诸代,至今仍祭祀不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