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最近李醫生接診了一名特殊的病人,一位圍絕經期的張女士,她平時很愛養生、保健,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經常在網絡上瀏覽一些健康類型的文章,學習健康的養生方式。她看到了不少文章都提到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恰恰她有一位遠房親戚體檢發現晚期腸癌,結合自己近段時間不僅放屁次數增多,還愛放連環屁,伴有大便次數增多、稀爛,肚子脹等不適的情況,越想越害怕,就到我們醫院就診。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李醫生給她安排了腸鏡檢查,發現橫結腸有幾個小息肉,腸鏡下直接幫她摘除了,後來電話隨訪已經沒有不適感。腸息肉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特殊的不適,也可以有大便稀爛、腹部不適等症狀。

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惕信號嗎?很明顯,它不是,不放屁才是大問題。

我們來看一下胃腸道是如何產生氣體的

19世紀60年代,曾經有化學家對胃腸道的氣體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這種氣體是由氮、氫、氧、甲烷及二氧化碳五種氣體組成,這是最初人類對屁的看法。後來的研究說明,人體排出的胃腸道氣體(屁)的臭味,是由硫化氫、氨氣、揮發性氨基酸、短鏈脂肪酸等多種帶有特殊氣味的氣體產生的。這些氣體累積在胃腸道,在人體肛門括約肌控制下,必須積累到一定壓力才會放屁,但傳播迅速,人的嗅覺對它們非常敏感,雖說適放到空氣中是及少量的,但亦可使人遮鼻喊臭。黃鼠狼的臭屁還作為一種攻擊的武器。少量的肛門排氣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過多的放屁會嚴重影響社交。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我們人體是需要不斷的呼吸、吃東西的,胃腸道的氣體可隨呼吸、吞嚥進入體內,胃腸氣體的70%來源於隨飲食和呼吸吞入的空氣,30%是由細菌的分解代謝及血液中氣體擴散到腸腔而產生的。一般以氮氣為最多,其次為氫、甲烷、二氧化碳等。

一般情況下,每個人每天放屁次數在5—10次左右,如果次數有20—30次,就是放屁過多了。

蘿蔔、豆類、蔥蒜、韭菜、白菜、番薯等食物中,含有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氫氣、硫化氫等的基質,所以食後會使腸道氣體含量大增。

消化不良或者腸道菌群失調,細菌發酵可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氧氣、氫、甲烷等氣體,也會使人腹脹屁多。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還有些人,喜歡嚼檳榔、口香糖等,吞嚥的動作會導致的胃腸道氣體增多,放屁也會多。

還有一些研究表示,放屁過多還與情緒不好、肝臟功能差、腸炎等因素有關。

胃腸道氣體對我們有利?

胃腸道的氣體,正常的情況下主要是刺激和加強腸的蠕動,推動糞便排出,帶助完成消化排洩。其次是給腸道常宿氧菌,提供氧氣,利於它們分解食物,幫助機休消化吸收某些營養成分。當氣體增加到一定量時,就會刺激腸腔使其蠕動增加,感到腹脹、腸鳴,促使放屁排便,排出後即可感到輕鬆。氣體過多或腸梗阻氣體不能排出時,輕者腹脹、腹痛,重者可使膈肌升高妨礙呼吸及血液循環。胃腸道手術醫生最喜歡病人放屁了,肛門排氣了,說明沒有存在腸梗阻。這些都會影響傷口裂開或影響癒合,這時常是“聞屁而喜”。

肛門的排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放屁過多與飲食結構、腸道菌群、吞嚥過多、消化不良、腸炎等因素有關,與腸癌沒有因果關係。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哪些才是腸癌正確的警告信號?

目前的研究表明,長期攝入大量的脂肪、飲酒、吸菸是腸癌發生的主要高危因素,這類型人群是高危人群。以下是腸癌的警告信號。

1、肛門出血、滴血,大便混有鮮血、粘液血,或者大便潛血實驗陽性、原因不明的貧血。

2、大便形狀改變、次數增多或減少,表現為腹瀉、便秘交替,或者大便變細、帶凹槽。

3、近期消瘦明顯,體重下降,伴有或不伴消化不良、食物減退、腹脹。

4、高危人群中大於50歲且家族有腸癌病史、腸息肉摘除歷史的情況需要警惕腸癌。

5、腫瘤標誌物升高,CEA大於5mg/ml。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如果有以上的情況,就需要排除腸癌,就應及時到醫院進行"一指三查"。一指是直腸指檢,三查是腸鏡檢查、鋇餐檢查、大便隱血實驗檢查。

如何有效預防腸癌?

腫瘤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沒有特殊的預防方法,目前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癌變的機會和早期發現病變。

1、對腸炎、腸息肉、腸道寄生蟲病、肛竇炎等有可能癌變的疾病應積極地徹底治癒或早期手術治療,以減少癌變的機會。

2、合理的飲食,避免高脂肪飲食、高蛋白飲食,多吃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水果、蔬菜,對預防所有的腫瘤均有效果。另外,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也對預防腸癌有積極的作用。

闢謠:放屁多就是腸癌的警示?李醫生告訴你腸癌早期信號


3、戒菸、戒酒,不熬夜,生活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這些做法也是保持健康的秘訣,目前已證實長期心情抑鬱的人容易患癌症。

4、開展腫瘤普查,讓大眾提高腫瘤的警惕性,發現腸癌的警惕信號後,及時去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1]李芳. 50歲以上無症狀大腸癌的篩查與早期防治[D].河北醫科大學,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