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永寿:电商+按下致富“快捷键”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永寿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槐树林场,每年槐花怒放时节,全国各地的蜂农前来放蜂酿蜜。李倩是永寿县渠子镇五龙头村人,打小吃着槐花蜜长大。作为“永寿槐花蜜”品牌创始人,李倩凭借电商平台,让更多人尝到了家乡的好蜂蜜。

从去年4月到现在,李倩的“永寿槐花蜜”销售额达150万元。更重要的是,还带动40多户贫困户参与她的“甜蜜事业”,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每户每年增收1000多元。

自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永寿县积极对接淘宝、1号店、京东、邮乐、阿里巴巴、惠农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的规模效应和客群优势,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更大范围地宣传和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

“幸亏有了电商平台,我家今年的苹果不仅全卖完了,价格还比以往果商收购价每公斤高了4元,比去年多赚了2000多元呢!” 永寿县马坊镇耿家村村民耿结实兴奋地说。

“耿家村电商平台,从最初单一销售苹果到现在的各种农副产品销售,耿家村村民切实体会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耿家村电商平台负责人长孙雪艳说。

在过去,耿家村苹果大多由果商进村收购,销售出去的苹果不仅数量有限,价格也被果商压得很低。电子商务进入村后,不仅为村民带来了财富,还为当地带来了发展机遇。

长孙雪艳说,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营销服务网络,运用多种营销手段,积极开展宣传推介、品牌推广,对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连锁超市等,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订单农业供销网络。

4月初,站在永寿县渠子镇坡边头村华晟农业生产基地,放眼望去,数百亩农田与山坡尽处披绿,核桃、冬枣、柿子等杂果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沟里,数名工人正在劳作着,脸上展露出农忙的喜悦。

今年68岁的李文成提起前些年的贫困窘迫与现在的衣食无忧,老李既感慨又感激。“以前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如今,管吃管住每月还能攒下1500元。”老李边说边笑。

目前,该基地已为153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生猪养殖,2019年帮助当地农户线上销售20吨农特产品,有力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可持续造血式扶贫。

据了解,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永寿县积极构建“互联网+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产业帮扶体系,帮助贫困户对接全国优质供应链,助力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通路。同时,围绕“农产品上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电子商务培训”三大体系建设,建成了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将现实中的路途遥远变为网络中的近在咫尺,开辟了农民增收、就业增加、企业增效的新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