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美劇《良醫》前段時間再度走紅,三季豆瓣評分分別是9.0、9.2、9.3。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它講述的是一位患有自閉症的肖恩·墨菲雖然不擅長社交,但卻有著超越常人的頭腦和創造力,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天才醫生。


其實,在之前很多的影視作品和新聞報道中,也常會展現自閉症患者超乎常人的一面,以及不擅於社會交往的一面。


因此,對於不瞭解或沒有接觸過自閉症患者的人來說,很容易給這部分群體貼上標籤,或過度誤解,所想和大家分享10點有關自閉症的常識。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讓我們一起認識“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


1.自閉症屬先天性疾病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很多家長會深深的自責,認為是自己的疏忽所導致,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屬先天性疾病,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沒有直接關係。

2.自閉症兒童佔比1/100


根據2014 年發佈的首個全面介紹自閉症的行業報告《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中顯示,我國自閉症總人口大約為1000萬,自閉症兒童的比例約為 1:100,而 0 到 14 歲的自閉症兒童數量約為200萬人。現在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自閉症≠“笨蛋”≠“天才”

3.自閉症的孩子≠“笨蛋”

有相關數據統計,在自閉症孩子中大約有2/3至3/4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有1/4至1/3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

4.少數自閉症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天才”

有些誤解會認為,患自閉症的孩子具有超群的藝術天賦、記憶力、心算能力等,其實,並非每個自閉症患者都這麼“幸運”。


據統計,這樣的自閉症患兒只佔自閉症總數的10%-20%,絕大部分仍然是一個無法融入社會,甚至缺乏自理能力的人。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英國自閉症畫家Iris Grace的畫集

5.3歲以前重視識別

自閉症患兒通常在3歲以前發病,約2/3在出生後逐漸出現自閉症表現,1/3在出生後1-2年內表現正常,此後開始發病,出現退行性改變。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早期識別尤其關鍵,需要家長的一雙“慧眼”

6.早期識別“5不”行為

不(或少)看: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缺乏注視,不看人,尤其不會對視。

不(或少)應:雖聽力正常,但對於父母的呼喚不做應答。

不(或少)指:缺乏動作語言,行為呆板。

不(或少)語:多數自閉症的孩子語言發育延遲。

不當:行為異常,讓人難以理解。


7.自閉症兒童“我行我素”的具體13類行為


·聽到聲音捂耳朵,甚至打鬧

·做重複動作,不願被人打斷

·物品擺放若發生變化,煩躁不安

·外出時重複走同一條路線

·拍手、轉圈,將手放眼前扇動

·到超市不看玩具,跑向化妝品

·見人就問人家的電話號碼

·迷戀一些毫無意義的物品

·玩積木時不會改變形式

·不喜歡看動畫片,著迷於廣告

·反覆問相同或毫無意義的問題

·聞別人坐過的椅子、沙發

·拒絕吃、嘗沒吃過的食物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對他們對一點理解,少一些異樣的眼光

大量的醫學實踐證明,通過服用精神類藥物手段治療,收效甚微,目前常用的藥物只能在短時間內針對某些症狀產生效果,服藥時間長了,就會產生藥物的副作用。


比如,頭暈、頭痛、口乾、便秘、嗜睡等症狀,更嚴重的還會產生耐藥性,降低藥物的作用。

9.3歲之前干預治療可達到90%的效果

有調查資料顯示,3歲之前對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開始干預,效果能達到90%的康復,孩子在人群中幾乎不會被發現有症狀。

3-6歲干預,效果能達到70%-80%的康復,孩子基本可以自理。若6歲以後開始干預,可能就需要進行更多矯正治療了。不過,對自閉症孩子的干預治療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10.家庭教育是自閉症康復的核心


自閉症的訓練需要隨時隨地進行,且多數會伴隨終生,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孩子能夠擁有獨立生存下去的社會功能,如集體觀念、進取精神、獨立能力、自我保護、遵守紀律等,而家長在這其中的作用佔到90%甚至更多。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

家長可以通過儘可能多的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和孩子交流時儘量蹲下來保持視覺的水平;儘量少抱,以免不利於社交的開展,阻礙外界的感覺刺激;儘量少吃流食,增加咀嚼練習,搭建發音基礎;語言簡短準確,讓孩子聽得懂,增加回應的頻率等方式,來進行自閉症患兒的康復練習。

自閉症  ≠「笨蛋」≠「天才」,這10個常識帶你瞭解

家長和孩子都很難

當醫生在診斷書上寫下ASD(孤獨症譜系障礙)三個字母,這些家庭的生活就會從此改變。


其實,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絕望等消極情緒,因此,與自閉症患兒一樣,也同樣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

如果你身邊就有自閉症兒童,請對他(她)和他(她)的家人多一些關愛,少一份異樣眼光和指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