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麒麟舞

麒麟舞发源于河南省睢县蓼堤镇大刘寨村。

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麒麟舞的鼻祖是冯玮。南明灭亡时(1661年),他把麒麟舞从宫廷带到民间,距今己有349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了大量的武术动作,大胆创新,集舞蹈与武术于一体。

据《杞县志》(乾隆十一年版本,人物卷)记载:“冯玮,字玉九,考城(属睢州)人,占籍于杞,遂为杞人……崇祯癸未(1643年)举进士。次年三月,京师陷……玮走江南。是时江南尚隶明籍。乙酉(1645年)授德清知县……而大事已去(指明亡),玮亦解组(解下印绶)而归……五十年绝口不言仕进……卒年八十八,门人私谥曰“贞文先生”。

《冯氏家谱》(民国二十四年九月兰封景顺号石印版)中,立有《玮公家传》,说冯玮为“天启丁卯举人,崇祯癸未进士,授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知县,爱民如子,民仰之如父母,泽施于人,声闻于世……”(见卷一14页)。

《冯氏家谱》世系中记载:“玮字玉九,号蘧海,初籍杞县,后居仪封(属睢州)……崇祯癸未进士,授浙江湖州府德清县知县。以覃恩封文林郎。归隐四十余年,寿登八十八岁,门人私谥“贞文先生”。著有《二十四艺》、《五十艺》传世”。(见卷三第7页)

据78岁的麒麟舞第十四代传人冯敏义讲:“听祖辈人讲,明朝末年,有个老爷叫冯玮,在皇宫里头专管娱乐活动。明朝灭亡的时候,他回到故乡,带回来一对麒麟(麒麟舞道具)。本来是专教俺冯家爷们儿玩耍取乐的,后来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想观看,慢慢地就对外玩起来了,至今己传十五世。”

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麒麟舞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革新。

麒麟舞最初仅限于平地表演,至清末民初(1900-1915年),随着当地武术水平的提高,麒麟舞十二世传人冯永汉、徐廷瑞、韩克顺等,开始增设并逐步完善了桌上表演。民国十七(1928)年,冯玉祥主豫后,提倡敦厚风俗,反对封建迷信,十三世传人李文学、韩志一等简化了“盘门”一段表演,革除了舞“明棍”放“盒炮”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使麒麟舞发展为纯艺术性、娱乐性、健身性相结合的民间舞蹈。

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麒麟舞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段表演程式:一、盘门;二、平地表演;三、桌上表演。明末清初,大刘寨村西有一座火神庙,村民组成火神会,定期祭祀、朝拜,祈求火神爷保佑全家平安、人寿年丰。麒麟舞在大刘寨兴起后,一切活动经费全由火神会支付,并把麒麟奉若神明,平时藏“麒麟”于火神庙中,作为火神爷的坐骑。每逢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会徒(包括麒麟舞演员)焚香、烧纸、叩头、礼拜,尊请“麒麟”下驾,开始舞玩。“麒麟”下驾后,二人手执“明棍”从庙内窜出,开始盘门表演。“明棍”长五尺,两端点燃火香,舞动时呼呼生风,火光四射,上下翻腾,似流星追逐,如光环套叠。随着明棍翻飞,场子渐渐打开,然后以“盆炮”(盆内围放数十只爆竹,中间放有轰药,可同时把爆竹点响)为令,二人持内燃蜡烛的绣球引麒麟出庙。玩耍一阵,离开庙门,进入预定场地。此段礼仪表演,全在庙门外举行,故曰“盘门”。

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麒麟入场后,开始平地表演,以两只绣球逗引两只“麒麟”做出各种优美、豪放的动作。

平地表演过后,开始桌上表演,把本舞推向高潮,动作惊险,此舞在表演上多采用武术中的动作,所以要求演员必须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最受群众欢迎的动作有窜桌过桥、猫调尾、登山望月等。直至二月二,众人敲锣打鼓,才将“麒麟”送回庙中,复请“麒麟”上驾,似同上神归位。

麒麟舞相关器具主要有:麒麟头,长100厘米,宽70厘米,角长20厘米,耳长15厘米,两角间距35厘米,眉粗10厘米,眼球直径10厘米(可自由转动),鼻长15厘米,鼻宽20厘米,口阔40厘米,唇厚10厘米,牙长4厘米,舌长20厘米,上下颌可自由开合。头部毛长10-20厘米(根据部位而定),角白色,眉及额钉金色,脸青色,鼻绿色,唇紫红,舌鲜红,牙白色,两颊内壁有扶手,壁厚1厘米。

麒麟皮,白色布料外附鳞片。鳞片每片长8厘米,宽5厘米,质硬,上中心圆半径1厘米,金色,中心点缀着花生豆大的琉璃珠。第二环为多半椭圆,甲麟片红色,乙麟片蓝色,外加黄边。麟片层层套压,犹如鱼鳞,麒麟两个,一为蓝,一为红。脊椎180厘米,红色布料打黑节,边沿毛长20厘米,毛为棕色。皮内有竹制肋骨支撑,骨长130厘米,宽3厘米,成半圆。腿高70厘米,粗30厘米,全腿均附麟片(同皮),腿根有布带系在演员腿上。脚有长毛复盖。尾用弯曲白腊条制成,尾椎打黑节,尾端有长毛,尾根有布带与脊椎连接。

麒麟项圈一条、大铜铃、小铜铃、红蓝宝石各若干。

绣球两个。每个绣球又分内球和外球。外球由6个竹圈组成,直径55厘米;内球骨架形同外球,外蒙红纱,直径40厘米,中心横穿钢丝,与外球对应处连接,并可旋转。木托两端固定,上有铁钉安蜡烛。另有方桌13张,执绣球者短打上衣及裤、鞋、头巾等。

史海钩沉: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

伴奏乐器:大鼓、大锣、小锣、大铙、手镲。

麒麟舞的师承关系比较特殊,而是以冯氏家传为主,吸收本村爱好文体活动的亲眷,组成表演团体,逐代延续。世代传授均不举行拜师收徒仪式,选拔青年演员的条件相当严格,首先要求武术功底厚实,其次体型、身段要符合需要。每个行当(穿头、穿尾、执灯)只选二至四人,并强调所学技巧不准外传。因此,大刘寨冯氏被称作“麒麟世家”。大刘寨的麒麟舞至今还保持着宫廷舞蹈雍容华贵的风度,是研究宫廷文化、民族艺术的活标本。

2011年5月,麒麟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稿件ID: ①C6①B7①C4①D1

总策划:经成伟

统筹:孔长城

执行:刘景澎

审核:褚 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