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这些有趣的画面,以及照片中的可爱动物,你知道是什么物种吗?

这是中国独有的古老物种---白马鸡,它珍惜而又名贵,都已处在濒危等级。白马鸡是中国特产鸟类,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白马鸡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这里的主要树种有红杉、岷江冷杉、云杉、高山栎、油松和高山松;有时也上到林线上林缘疏林灌丛中活动,冬季有时可下到280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带活动;高山灌丛和草甸是白马鸡垂直分布的上限。按照区域分布,白马鸡主要分布于四川、西藏东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白马鸡共分化为4个亚种,昌都亚种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德格,青海南部的玉树、杂多、囊谦和西藏东部的嘉黎、比如、索县、昌都、类乌齐、丁青等地,昌都亚种是真正的白马鸡,除头顶为绒黑色,尾羽末端辉绿蓝色外,全身羽毛几乎全是雪白的颜色;玉树亚种仅分布于青海南部的玉树,其全身体羽都呈深浅不等的灰色;丽江亚种分布在四川南部的木里,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丽江亚种体羽大部分是白色,只是翅膀端部淡灰褐色;指名亚种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的班玛、达日,甘肃南部的玛曲,西藏东北部的芒康、贡觉、左贡、江达、察雅和四川西部和北部的23个县境内,指名亚种与丽江亚种近似,只是背部也略沾灰色,翅上灰褐色更暗一些。

下面这些照片是我在走川藏线,经过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桑堆乡境内的著杰寺时拍摄的。著杰寺始建于北宋1169年;著杰藏语意为巨龙盘踞之地,位于桑堆峡谷深山山腰,著杰寺是帕竹噶举最初的发祥地,建寺后初期,只有十几位喇嘛在那里修行;随着时间的延展,到了第八世国师嘉察仁波切时期的时候,寺庙里已经有80多位修行者了。

寺庙中内有成群结队的白马鸡随处可见,犹如家养,僧侣们手拿青稞让白马鸡欢快的在手上啄食,这正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佳佐证。这样原生态的温馨画面是我们这些身处在被钢筋水泥覆盖的大城市人所无法想象的。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喇嘛与白马鸡(318途中花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