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诛九族"之说,他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人被诛灭九族,已是人生中遭受到最残酷和最严厉之刑罚。如果被诛十族,那已不能仅仅用“最残酷”和“最严厉”来形容了,只能用惨不忍睹,灭顶之灾来形容。但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被诛灭十族,他就是明初大儒-方孝孺。

古代有

明初大儒 方孝孺

那么方孝孺为什么会遭遇人生如此大的变故?

首先就要谈一谈明朝初期的叔侄皇权之争,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明朝实行的是藩王制度,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大封自己的儿子到地方做藩王,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他继承了他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之后,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进行大规模的削藩,结果激起了各藩王的反抗,特别是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举兵反叛,经过几年的战争,打败了朝廷军队,攻占了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夺取了侄儿的皇位,这就是“靖难之役”。

1402年,篡夺了侄儿皇位的朱棣,为掩盖其篡夺皇权的阴谋,急需笼络人心,欲盖弥彰,更希望得到江南士大夫的支持。江南士大夫的领袖正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明朝大臣,学者,号称“正学先生”的方孝孺。朱棣迫令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本来对朱棣篡权就极为反对,怎么会给他起草诏书呢?所以宁死不从,掷笔于地说“死则死耳,诏书不草!”燕王朱棣大声说“诏不草,灭你九族!”方孝孺怒视曰“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复劝说方孝孺:“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辅成王。”方孝孺问"周公何在,成王何在?"方孝孺依然还是不屈服,后来,他突然说“好,我写”,从地上拾起笔来,大书“燕贼篡位”。

古代有

明成祖朱棣

朱棣勃然大怒,命人拿刀把方孝孺从嘴角直割到耳边,打入死牢。见方孝孺任然不屈服,下令在午门内斩首(过去没有一个罪犯不是在午门外处决的),可见,朱棣此时对方孝孺已恨之入骨。但还不解气,命令灭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父亲家族四代,母亲家族三代,妻子家族两代),再加上他的朋友、门生也算一族,加起来共十族,据说873人,全部处死。方孝孺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