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花儿”赏析之《凄怨篇》

河州“花儿”赏析之《凄怨篇》

河州“花儿”赏析

● 郭正清

凄 怨 篇

清朝的皇帝下软蛋,

江山哈丢过了半面;

我你哈等的了三四年,

你我哈没等上半天。

[题解]

《六盘山花儿两千首》(1989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34页载有比兴句类似的一首花儿:“清朝的皇帝下软蛋,把江山割成了片片。维下的阿哥衣裳烂,浑身上下是片片。”与流传在河州南乡的这首花儿意思迥异。

[注释]

[清朝的皇帝下软蛋二句] “下软蛋”,生软蛋。“软蛋”,指母鸡营养不足,有病或者受到伤害后,生下的鸡蛋外壳发软,这种蛋先天不足,不能孵化。用“软蛋”比清朝皇帝,贬义,寓指软弱无能。“丢过了”,扔弃,这里是丢掉了的意思。“半面”,一半江山的意思。二句指由于清朝大皇帝的胎气不足,生下的小皇帝是软蛋,受欺负丢掉了半壁江山。这是夸张的说法。

[我你哈等的了三四年二句] “三四年”,是个概数,喻时间之长。“半天”,也是概数,喻时间之短。二句的意思是我把你等待了三四年,你把我没等上半天就走掉了。寓指对方薄情寡义。

[赏析]

这是一首兴式花儿,表示对对方不守信誉而另娶的怨恨。

软蛋,是河州乡民对软弱、胆怯,没有志气、没有主见、没有本领,经常受人欺负的人的称呼。如同《水浒传》上的武大郎一样。“清朝的皇帝下软蛋,江山哈丢过了半面”,以下软蛋比清朝皇帝,寓指生下的皇帝软弱,一代不如一代,才丢掉了半面江山。这虽然是乡民之见,却不无道理。清朝三百年统治中,经过康乾盛世,到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代皇帝时,对外关系上一代比一代软弱。特别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国列强纷纷进行瓜分中国的战争。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两部,领土被割去尼布楚城及约93000平方英里。1858年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0年又与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1864年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斋桑湖连同周边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通过此约和以后的几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以上合计割给俄国中国领土约151万平方公里。另外,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英国;1887年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强迫中国割让台湾。1840年到1895年,清政府割给外国的中国领土占到现有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这里,以清朝皇帝是“软蛋”,寓指相恋男友是“软蛋”,以皇帝丢过了“半面江山”,寓指男友“丢过了”男人的一半。“我你哈等的了三四年,你我哈没等上半天”,这是说,我把你苦苦的等的了三四年,表明这一对恋人相爱了三四年,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是你把我没等上半天。表明她的男友给她讲了分手的情况,没等她考虑“半天”就急急地娶了别的女子,说明了情变之快。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根据上段的比喻,说明男友是“软蛋”,软弱,没有主张,经受不住家庭或社会某方面的压力,以致没等“半天”就“丢过了”相恋三四年的恋人即歌者而另娶了她人。此时,歌者也因丢过了半壁江山,即她所爱的男子,而痛苦不堪。因而怀着怨愤的心情,以指责“软蛋”皇帝为名,行指责“软蛋”男友之实。

这首花儿的起兴,用的是大题目,歌者居然以皇帝寓比自己恋人,有不怕犯法“破釜沉舟”的气概,说明其内心的激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