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前几天约了闺蜜一起去公园散心,走累了,正想找个地方休息时,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把前面小女孩的马尾辫给扯了,女孩妈妈希望男孩能给自己女儿道个歉。男孩没说话,站在旁边的男孩妈妈反倒替他开脱道:“孩子还小,又不是故意的,你跟他计较这些干嘛!”听到自己妈妈这么说,本来低着头不说话的男孩立马抬起了头,一脸挑衅地看着对方。

看到小男孩态度的转变,我感到挺无奈的。孩子之间玩闹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只要大人好好教导,孩子便能改正过来。就像这位男孩,刚刚他低头不说话,明显已经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可是因为妈妈的话,他反倒理直气壮了起来,没有丝毫悔改。

家长纵容、袒护的态度会让孩子在犯错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就像最近发生在上海地铁的这件事。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几名外籍小朋友穿着鞋子就踩上了座位,互相攀爬推搡,还拉着吊环在地铁上荡起来了。可即便他们做了这么危险的动作,同行的大人却没有一个没有出面制止过。其实,熊孩子的存在,大都是家长的不作为造成的。

让孩子懂规矩,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如果家长不教育好自家娃,任他肆意妄为,出来社会自会有人“教”他,就像之前发生的“熊孩子推孕妇被暴打”事件。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看到孩子被打成这样,心疼吗?肯定心疼,但这也是因为你没有教育好他,你不教自有人教,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好好肩负起教导孩子的责任。当孩子犯错了,你可以使用一些惩罚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但是琪姐先声明,惩罚不等于打骂

,打骂不但会伤害孩子身心健康,还会起到相反作用,导致孩子更加叛逆,或者留下一辈子心理阴影。适当的惩罚是可以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行改正的。

做错事就该得到惩罚,仅靠说教可不够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都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只要跟孩子说几句道理TA就不会再犯了。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哪来那么多“熊孩子”。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判断阶段论时,把孩子的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他认为,年龄较小的儿童是没有内化的道德规范的——即对于对和错都没有明确的概念,他是靠外部的奖励和惩罚来进行他的道德判断的。

因为对孩子来说,奖励产生的刺激是令人愉快的,所以会进一步促进孩子该行为的发生,而惩罚产生的刺激是不愉快的,因而会抑制和阻止TA该行为的发生。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劳伦斯·科尔伯格总结的儿童道德判断标准

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仅仅依靠说教可是不够的,家长还应该学会正确的运用惩罚手段。


1.取消优待法

取消优待法是指当小孩有过失行为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或爱好来惩罚其行为,让TA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犯了小错误的孩子,闺蜜的儿子就属于这种类型。

每当她儿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比如顶撞大人、乱发脾气,闺蜜就会“说话不算数。”本来说好一天可以看半小时动画也不让看了,或者是答应给他买遥控小汽车也不给买了。遇到这种情况,她儿子便会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惹妈妈生气了,从而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当孩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做的事情被限制时,TA的小脑袋瓜子就会开始反思,自己有没有做了不好的事。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意识到错误时,一定要上前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并教导他正确的做法。

心理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负惩罚”,是指当儿童出现了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去掉一个好的待遇,以刺激儿童进行自我反思,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我这样做是不对的,下次不能再这样做了”,驱使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减少这些不良行为发生的几率。


2.劳动惩罚法

“劳动惩罚”是指让孩子通过劳动,亲身体验犯错后带来的后果,避免出现记吃不记打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不爱护小动物,见到小动物就追着打,家长可以反其道而行。孩子喜欢欺负小动物,那就可以试着让他养小动物。每天给他分配任务,比如给动物喂食或清理粪便,让孩子在和小动物的相处中学会关心和照顾小动物。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3.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推崇。卢梭主张,大人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后造成的不良后果,让TA明白自己所受到的惩罚,只是由其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卢梭

时至今日,教育界的专家还是倾向于采用后果法来管教孩子,就连风靡世界的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的美国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en),都经常在书中提及这种方法。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比如有的孩子总是喜欢故意毁坏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决不能听之任之,或者盲目地责骂孩子。那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位贵州妈妈的例子。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这位妈妈没有纵容和责骂孩子,而是想法子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让他改掉随便毁坏物品的不良行为。


4.闭门思过法

一提到这个方法,大家脑海里想到的就是“关禁闭”。“关禁闭”就是让孩子自己待着,限制他活动。这种方法是比较危险的,在家长看不到的情况下,孩子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但是,琪姐这次说的禁闭,跟大家理解中动辄几小时的禁闭可不一样,而是更适用于孩子的“五指撑墙站”法。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有的孩子会出现不愿意配合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用 “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有个心理预期,慢慢接受“五指撑墙站”法。


角色扮演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游戏说明:

1. 爸爸妈妈准备一只小熊,告诉宝宝,小熊打了人,这是不对的,所以爸爸妈妈要罚它撑墙站;

2. 给宝宝演示小熊撑墙站的动作;

3. 等小熊站完后,要提醒宝宝,如果你犯了错误,也要和小熊一样撑墙站。


游戏Tips:

1. 准备好罚站贴(淘宝上搜“罚站贴”即可购买),贴在墙上,贴的高度要跟小熊齐肩高,方便小熊做撑墙的动作;

2. 演示“五指撑墙站”时要跟宝宝讲述规则,可以多示范几遍,方便宝宝了解;

3. 最后要记得和宝宝约定,犯错后也要乖乖撑墙站哦!


五指撑墙站

当孩子犯错了,家长要告诉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按照事先说好的,让TA在贴好罚站贴的墙边站着。把手放在罚站贴上,期间不能移动。撑墙站的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设定,比如:3-6岁的孩子要站满5分钟,6-10岁的孩子站10分钟或以上。

孩子撑着墙时,家长需要让孩子单独待一会,留出让孩子思考的时间,同时也避免父母的责骂。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家长要保证孩子能够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等孩子平静一点后,家长要再次告诉TA犯错的原因是什么,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然后引导孩子承认错误和道歉。孩子道歉后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TA,爸妈相信你能做到。

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孩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不能做别的事情时,就会去思考:我做错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生气?我要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养成做错事就自己反思并改正的好习惯。

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用这几招就够了

我们惩罚孩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育孩子如何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我反思并改正错误的内驱力。让他养成在做事情之前,先对这件事进行一个预先判断的习惯。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帮他纠正错误。而且一直由我们替孩子规避错误,等出来社会,缺少了父母的监督,孩子无法作出正确的预判,只会害了他。我们该做的就是从小养成孩子的内驱力,让他在做事前能自己进行预判。

琪姐在上面提到的方法和游戏都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内驱力。所以,当孩子屡教不改时,用琪姐以上提到的方法,狠狠“惩罚”就对了!


什么是三省游戏育儿法?

三省游戏育儿法,以心理学巨擘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在儿童早教大家蒙特梭利顺应儿童敏感期发育的理论前提下,主张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儿童早期教育。三省游戏育儿法利用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通过专业性测试+针对性育儿游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宝宝的各项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家长不用吼、不用骂、更不用打,就能教出每个家长所期待的好孩子。

文章 | 爹妈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