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鎮全力打造教育園區:農村娃家門口讀完高中


糜鎮全力打造教育園區:農村娃家門口讀完高中

4月8日,在陵城區糜鎮祥龍高級中學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這所能容納1800名學生的高級中學計劃今年9月份招收第一批學生,這是陵城在鄉鎮駐地的第一所高中,輻射陵城、寧津、樂陵、臨邑等四縣市。

行走在糜鎮明德街,幾公里的路程,學校林立。陵城第八中學東面是在建的祥龍高級中學,再往東走糜鎮明德小學、中心幼兒園一一排列,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貫制,小、初、高基礎教育全覆蓋。“孩子在明德小學上學,原來糜鎮前李村離學校3公里,每天接送孩子來回跑四趟,每次需要20分鐘,自從村集體搬遷到吉祥社區,孩子步行幾分鐘到學校,將來兒子上中學、高中,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李明龍說。接送孩子節省的時間可以幹家務幹農活,農閒時間還可以去附近的工廠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糜鎮吉祥社區是目前陵城區最大的農村社區,為了避免社區“空殼化”,糜鎮從社區興建之初就謀劃配套設施的完善,從2017年開始致力於打造教育園區,目前基礎教育一體化建設和發展已初見成效,園區內有通過國家均衡化驗收的高標準小學3處、初級中學1處,新建高中1處,“讓幼兒園的孩子看到家,小學步行到學校,初中騎著自行車,高中可寄宿,是我們打造教育園區的想法,目前在糜鎮,一條街就可以上完基礎教育。”陵城區糜鎮黨委書記孫長亮說。在糜鎮,以前很多人千方百計讓孩子“初中進城”,近兩年來,園區內學校軟件和硬件不斷提升,出現了學生迴流現象,“隨著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提檔升級,有在城區上學的孩子又回到了糜鎮,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糜鎮學區主任王愛民說。

社區配套設施的完善,教育園區規劃的巨大優勢。今年,糜鎮採取先拆後建方式,完成拆遷13個村莊。項目啟動後,群眾積極響應,安置定金收取率100%,先期拆遷率100%。“2012年拆遷8個村用了兩年的時間,因群眾不理解,拆遷阻力大,進度緩慢,到2019年拆遷5個村僅用兩個月的時間,這得益於社區促學區、學區促社區的雙向發展。”糜鎮兩區同建辦公室主任陳棟說。2019年,糜鎮啟動建設鳳凰城社區,推動5萬名群眾實現就地城鎮化,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的好典範,讓老百姓住得舒心,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據瞭解,糜鎮下一步擬建設一所高職教育學校,已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立項申請。致力於打造高標準教育園區,高質量教學水平,建成從幼兒園到高中、高職教育體系,為孩子們走向更高學府、從事更好的職業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 德州日報新媒體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