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养孩子是多么不易,换尿不湿、冲奶粉、哄睡……看似简单,却蕴藏了许多疲惫与焦虑。如果没有宝爸,那更是雪上加霜。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网友们一边倒地声援妻子:

"超过五分钟,就该关了!"

"不应该关网络,而应该关掉这段婚姻!"

"就算是大学室友,也比这种冠名老公强!"

当爹的通常做惯了甩手掌柜,根本不知道要规范一个能量爆棚的熊孩子有多难,也根本不了解需要多少次试探才能帮孩子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出路。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在很多爸爸的眼里,教育孩子就和赏花是一样一样的,想起来了就看一眼,想不起来,就连看也不看。

所以很多爸爸在家里就是形同虚设,不要说指望着在关键时刻给妈妈一个支持,他不甩闲话,不泄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要带孩子超过十分钟,他就会说,宝宝我们去看看妈妈在干嘛!"

"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故意把孩子弄哭,然后说孩子不愿意让他洗。"

"为了不带孩子,周末故意去公司加班,回到家,还吹嘘自己有多辛苦!"

并非不爱,而是不知如何去爱

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爸爸没有经历怀胎十月的过程,所以在孩子降生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演员包贝尔说,他十分期待孩子的降生,但当他真的看到孩子的时候,他却找不到想象中,应有的强烈的连接感。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闺蜜生了孩子后,她老公抱着那个软绵绵的小东西,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弄坏了;刚开始什么也不帮孩子干:喊他换尿不湿,他捂着鼻子说,怎么这么臭;让他给孩子喂奶,他一脸愁容,"我不会啊!"闺蜜郁闷地说,"那我也没培训过啊,还不是做着做着就会了。"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孩子在哭的时候,闺蜜柔弱兮兮地说自己腰痛,老公只好硬着头皮去冲奶粉。

一阵手忙脚乱后,孩子打个饱嗝,竟冲他甜甜一笑,把他给笑愣了。后来,他总是抢着带孩子,一直主动带孩子,孩子从"一抱就哭",到"越来越亲",闺蜜也乐得退居二线。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这其实是很多爸爸的真实写照,并非不爱,而是不知如何去爱。既然找不到方法,那就把所有照顾婴儿的细节,都承担起来。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和孩子和谐相处时,会获得巨大的亲密感和成就感,这也会让他们逐渐适应"父亲"的角色。孩子是母亲的软肋,同样也是父亲最柔软的幸福。当他们茫然无措时,我们不要沉迷于失望,也不要埋怨和嘲讽,而是真诚地告诉对方:我需要你,孩子需要你。孩子纯真的笑容,是最好的鼓舞和奖励。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给爸爸机会,把孩子送进爸爸的"怀抱"

邻居说,有了孩子后,自己就像是患上了强迫症。偶尔外出一会儿她就焦躁不安,担心孩子哭了吗?饿了吗?有没有受伤?丈夫想帮忙,她却嫌弃丈夫笨手笨脚,不给丈夫插手的机会。她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碌,直到累得病倒了。出院后,她立刻奔回家看孩子。发现孩子没有变瘦,也没有哭泣,正开心地和爸爸玩游戏。甚至还比以前更懂事了:"妈妈,爸爸说你生病了,那你要乖乖吃药啊!"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有多少不被给予机会的爸爸,就意味着,可能出现多少在情感认知和心理发展上,有不良倾向的成年人。

如果把家庭比喻成一个扁担,最易于行走的方式是爸爸妈妈在扁担的两头,孩子在正中间。

要想让孩子走得稳,爸爸妈妈在两边施予的力量应该是均衡的,你力气大了,我也加把劲,你抬得高了,我也举一举。

最糟糕的教育:爸爸一点不出力,妈妈拼命用蛮力

如果一方太轻松,就会让另一方很吃力,双方不均衡,不协调,就会让中间的孩子左右为难。一个人承担,可能会身心痛苦;两个人的分担,则是同甘共苦。

为着共同的家庭目标奋斗,在互相支持、互为支撑的积极循环中,建立起内在的动力,才能成就一个家长久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