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故事高!面試,就是給HR講故事

文:冠群職說 本文共1366字 閱讀約2分鐘

你是不是在面試的時候,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 你為什麼離開上家公司?
  • 你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 你為什麼在商家公司待了1年就離開了?

為什麼離職,這是求職面試的時候,HR必問的問題,那麼作為30+的你,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怎麼回答才更加得體呢?

30+的你,需要避開這3個回答陷阱


30+的你,自己心裡要清楚,你不是應屆畢業生,也不是職場小白,千萬別耍個性。

我見過工作10多年的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說:原來公司企業文化不好,乾的越多錯的越多;原來公司不適合我的個人發展。好在,沒人直接說工資太低。

30+的你,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要避開3個陷阱:

1、抱怨陷阱

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腦海裡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醜陋嘴臉的領導、天天加班的環境、勾心鬥角的同事、低水平的工資待遇。

一想到這就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把前公司的種種不是脫口而出。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抱怨的時候,對於HR來說,你就是個陌生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陌生人和你傾訴,你是會產生同理心還是會覺得這人不穩重?


2、規劃陷阱

很多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不能說公司的不是,所以願意用“職業規劃”來當藉口,我見過很多30+的人,會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不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所以才選擇離職的。”

這麼回答,問題就來了:

問題之一: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如果有還好,但你看現在這麼多30+焦慮的人,就知道大多數人都沒有職業規劃,那當HR問你,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你該怎麼回答?

問題之二:假設你有職業規劃,你怎麼能讓HR相信,你的職業規劃能在面試的這家公司實現呢?HR肯定會想,你的職業規劃方向,我們公司能實現嗎?如果實現不了,是不是你還得離職?

3、能力陷阱

有一些人願意用不斷學習的藉口,來表明自己離職的原因,以此來證明的自己的上進,很多人願意這麼回答:“我原來的公司很好,但是自己學習的空間有侷限,想學習更多的行業知識”。
這麼回答,表面上好像自己上進,但在HR看來,我們招你來,是讓你來幹活的,你都30+了,難道來了之後還不能獨當一面?你的能力是不是有問題?

30+的你,要掌握3個原則,學會用故事說話

頂級獵頭公司海德頂級獵頭公司海德思哲的CEO曾說過,面試,僱主本質上只需要瞭解三個問題。
1、這活你能幹嗎?——能力問題
2、這活你愛幹嗎?——態度問題
3、我們能和你共事嗎?——團隊協作問題

所以,在回答為什麼離職的問題的時候,要以這3個原則為藍本,進行離職故事的創作。

以我為例,遇到這個問題,我會這麼回答: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參加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當時的老師就告訴我們,一個公司好不好,千萬不要以能給多少錢為標準去衡量,要看能不能讓自己成長。我覺得,無論一個人處在什麼年紀,處在什環境,持續的成長能力都是必須的。(故事的引子)

我在上一家單位5年的時間,每年都在成長,也有所變化,您可以在簡歷中看到我的崗位變化,從單純的方案負責人到阿米巴的團隊經營。(能力)

離職是因為感覺到了職場天花板,曾經糾結過,畢竟工作得心應手,同事關係、客戶關係也很融洽,但我還是期待著 ,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有新的突破。(態度和團隊協作)

寫在最後

30+的你,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做準備,要記住,我們不是小白,即使內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表面也得包裝成榮辱不驚!套用一句話:“即使內心波濤胸、表面也得風平浪靜”。

我是 專注30+職場人的工作與生活,趕走焦慮,攜手防坑,願你我共同成長。

萬般皆下品,惟有故事高!面試,就是給HR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