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陈文武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吴强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廖晓现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谢首佳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致敬开州区英雄 今天让我们看清你的容颜

王彩霞
  “为你们治病是我们的天职”  陈文武: 男,44岁,副主任医师,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重庆市市级抗疫专家。
  回家最想做的事:陪伴家人,然后梳理这次疫情救援工作经验,不断总结提升专业技能。
  2月25日,陈文武随重庆医疗队出发驰援湖北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并担任该院重庆医疗队第六组组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到达医院之后,他第一时间了解小组29名队员的详细情况,并负责小组成员的工作统筹调配,还负责召集医生专家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整个病区患者的医疗护理和心理疏导,以及开州驰援湖北孝感的5名医务人员带队工作。
  “到达孝感之后,当时责任大,担子重,我除了负责确诊病患的临床诊断外,还要负责医疗小组29名成员的工作调配。”陈文武从事医疗工作已经23年,曾参与过“非典”医疗救治工作,从2月24日报名到2月25日出发,再到2月28日到达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工作,仅仅3天时间,他就适应了从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坐诊,调整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工作状态。
  3月初的一天,陈文武做好防护后,进入隔离病区为患者临床诊断,一名年近80岁的退休老人因为服用药物出现贫血和胃肠道反应,产生了焦虑、厌世的情绪。“我这把老骨头,治好了有什么用?我儿子、孙子也不知道治好没有?不用浪费资源了,医生,你不要给我治了。”面对老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陈文武耐着性子,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半蹲着身体与老人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老人家,您看我们重庆的医生都来支援孝感了,医生护士都在积极治疗,我们能把您的病治好,您儿子、孙子是年轻人,身体应该恢复得更快,您要是在里面隔离觉得心慌,我答应每天来查房时都陪您聊聊天,您看要不要得?乖乖配合医生把药吃了,调整深呼吸,每天按时吃饭。”陈文武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看不清他的样子,但他模糊的面貌和衣服上的名字却深深地烙印在孝感患者的心中。
  这位老人康复出院之时,跪着向陈文武道谢,陈文武赶紧扶起老人说:“为你们治病是我们医生的天职,每挽救一名病人就是我的荣耀。老人家,好好回家和亲人团聚吧!”
  “支援孝感我义无反顾”   吴强: 男,34岁,中共党员,开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回家最想做的事:给妻子和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妻子的艰辛付出。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乃至全国蔓延,作为医务工作者,吴强每天关注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心里很是着急,迫切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当得知湖北急需医务人员,吴强立刻报名,成为开州驰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一员。

  2月28日,孝感下着大雨。当吴强到达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之后,在院方负责人的陪同和介绍下,大家积极开展院感知识培训、新冠肺炎最新诊疗方案学习、病患心理疏导培训、穿脱防护服练习等。大家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以及深入学习培训知识,直至夜深。
  “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病人情况、隔离病房设置、工作流程等。”吴强说,第二天,他进入隔离区开始工作,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他与互不相识的战友紧密团结,精诚合作,讨论病情、制定诊疗方案。一周后,他接到岳母的电话。
  “强子,你莫担心,爸爸手术之后恢复得很好,医院照顾得也很好。”吴强听着岳母的电话一头雾水,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到孝感后的第二天,岳父大出血病危,妻子担负起照顾父亲和孩子的责任。同时,同为医生的妻子工作也十分忙碌,可想而知,所有的担子都压到一个女人的身上是多么的艰辛。为了不让吴强担忧,妻子隐瞒了家里发生的事情。
  “如果不是岳母说漏了嘴,我不会想到妻子原来比我承担得更多。”吴强动容地夸赞妻子的伟大。同时,他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这次出征孝感,作为一名党员,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理应冲在前,干在先。

  “支援孝感我义无反顾。”吴强说,他亏欠妻子的一定会用余生慢慢偿还。
  “换个地方做好本职工作”   廖晓现: 男,35岁,中共党员,开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回家最想做的事:紧紧地拥抱妻子,感谢她的辛苦付出,感谢她的默默支持。
  疫情发生后,当廖晓现看到新闻报道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纷纷驰援湖北时,他热血沸腾、踌躇满志,希望能奔赴前线,为湖北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又是一名党员,理应冲锋在前。”2月21日,早已按捺不住的廖晓现向科室提交了请战书:“去患者最需要我的地方,这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幸运,我能被选中去湖北孝感支援。”廖晓现自豪地说,2月25日出发前,他跟妻子拥抱道别。
  到达湖北孝感后,廖晓现被分配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陈文武、吴强成为战友,主要负责整个隔离病区的查房、取咽拭子、研究患者病历、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等。
  3月1日,廖晓现戴好口罩、眼罩、面罩、手套,和战友完成交接班进入病区后便开展工作。5分钟后,因防护口罩和眼罩紧勒,廖晓现忍受着松紧带勒痕的疼痛,突然左边耳骨开始疼痛,紧张的他出现呼吸不畅、全身冒汗的症状。

  “如果出去就浪费了一套防护物资,还会被误以为当了逃兵。”廖晓现很快调整心态和呼吸,按照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判断,他的耳朵没有大碍,应该是穿戴护目镜时带子缠住耳朵最脆弱的骨头产生的疼痛。
  “您今天的胃口怎么样?呼吸呢?烧退下来了吗?”……廖晓现对30多名患者,一个一个地观察、记录、沟通,带着疼痛顺利坚持完成了6个小时的工作。在脱下防护服、取下护目镜的那一刻,同事们看到廖晓现的头发、衣服、裤子已经完全湿透了,而护目镜上的水珠一滴一滴地诉说着医务人员的艰辛与坚持。
  “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正是你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治我,才让我得到康复!”“谢谢你们重庆医疗队!”“你们是最可敬的战士!”在孝感的日子,廖晓现收到了一封又一封的感谢信,看着病人发自内心的感谢话语,他目送一个又一个患者康复出院,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离开孝感回重庆的当天,从医院到酒店再到集合地,一路10多公里,孝感人民挤满了街道,手持感谢语、拉着横幅沿街为重庆医疗队送行。
  “其实,我不是英雄,也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做了医生的本职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回忆那些场景,廖晓现动情地说。

  这次驰援湖北孝感的经历,将是他一生难忘的荣耀,他提醒市民,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大家仍不能松懈,需继续加强防护,愿疫情早日结束。
  “确保所有医务人员零感染”   谢首佳: 男,34岁,中共预备党员,开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治医师。
  回家最想做的事:牵着妻子的手到汉丰湖湖边走一走,然后去吃久违的开州美味。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感染管理工作也越发紧迫。2月25日,作为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的谢首佳出发驰援湖北孝感,分配到孝感市云梦县人民医院。
  到达云梦县人民医院当晚,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开会商议成立了临时感控小组,谢首佳和另外一名队员为感控专职人员,他所在的小组要整体接管云梦县人民医院的一个感染病区,大家各司其职一一落实。
  “首先,我们抵达酒店的当晚就制定了驻地酒店防控流程,对每位队员进行生活区防控流程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房间分区正确,防控流程落实到位。其次,我们与云梦县人民医院院感科对接,查看病区,并根据现场环境及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隔离病房的‘三区两通道’和消毒隔离的措施。”谢首佳忙得废寝忘食,抵达当天,他就忙碌到凌晨3点。

  通过谢首佳和队员们的严格把关,以及云梦县重新改造病区的“三区两通道”,精准做好清洁与消毒,梳理医务人员、病人、医疗废物进出流程。很快重庆医疗队员与云梦县当地的医务人员融为一体,通力合作,按照各项流程和标识,规范高效地为患者进行治疗。
  “穿脱一定要严格规范,不能发生职业暴露。”谢首佳说,他从早上6点起床吃饭,7点到达云梦县人民医院,一直到晚上8点下班,每一名医务人员换上防护装备进入隔离病房交接班,他总是要跟进去督导,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一次又一次地检查。扣牢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抓好每一个细节,全力做好防控督导,防护到位,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所有医务人员零感染,当好他们的健康“守护神”。
  “让每个人安全地离开隔离区”
  王彩霞: 女,32岁,开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护士、手术室专科护士、眼科专科护士。
  回家最想做的事:和家人一起拍张全家福。
  32岁的王彩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一名感染管理科护士,她义不容辞地驰援孝感市中心医院,负责新冠肺炎重症隔离二病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工作。

  戴帽子时,头发一定不能外漏。测试口罩的密闭性、检查手套完整性,不能有丝毫漏气……在孝感工作的日子里,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王彩霞要严格把关每个人的防护工作是否做到位。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鞋套等一系列的院感工作流程及培训,王彩霞每天要重复数十次,一忙就是12个小时。
  除此之外,由于清洁人员人手不够,王彩霞还要协助孝感市中心医院隔离二病区做好垃圾清运、人员消毒等工作。
  3月3日,在王彩霞所工作的病区,一名患者不小心将自己反锁在厕所里,而厕所的门锁又卡死了,医生反复几次撬门准备解救患者未果,只能请工程部专业的师傅开锁。
  “进隔离区里面吗?太危险了!”师傅得知要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一开始有些抵触。王彩霞站了出来,耐心劝说道:“这么多医护人员都在里面工作,他们的安全都由我把关,你进去的话,我会全程陪同,一定保证你的安全,请放心。”在王彩霞的保护下,师傅最终顺利将反锁在洗手间的患者救出来。
  数天后,这位师傅帮忙送午饭到王彩霞的科室,居然一眼就认出了全副武装的王彩霞,激动地喊:“王老师好!”
  “她坚定勇敢的眼神让我铭记于心,由衷地感谢重庆支援孝感的医务人员,你们是孝感人民的救命恩人。”师傅说。

  “确保‘零感染’,让每个人安全地离开隔离区,这是我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回忆在孝感工作的日子,王彩霞热泪盈眶,脸上却挂着满足又开心的笑容。
  (本版文图由记者叶娟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